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书

  1. 民国时期,现代诗歌的精华和高潮有代表人物和派别代表作吗?
  2. 鲁迅的诗在民国时期排第几位?

民国时期现代诗歌的精华和***有代表人物和派别代表作吗?

民国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知名的文人诗客,也出现了现代诗歌很多派系,其中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七月派:胡风,艾青,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九叶派: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等,举不胜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还属新月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有戴望舒的《雨巷》: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徐志摩的《偶然》

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民国旧体文学作品有哪些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

在大多数人看来,民国时期的诗歌属于胡适,属于郭沫若,属于闻一多,属于徐志摩,似乎新诗就是那个时期诗歌的全部。但其实,能写出优秀古体诗歌的民国诗人也有很多。

民国时期真正的学者,都曾经受过系统的旧学训练,几乎***能够做旧体诗词,而且质量都很高。今天chi哥与诸位分享八组诗词,不涉政治只观文学,一起来看民国时期的文化风流。

晚清民国,风雨飘摇,颇似当年南宋。仁人志士一心报国,古今心情相通。一心变法,渴望救国的梁启超推崇有着同样报国志向的陆游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就凭自己记忆简单的谈一点看法。民国时期,诗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也就是文学史上说的现代诗歌缘起和发展时期。当时也有好多流派,比如说有鸳鸯派、新月派等等。为人生派,为艺术派,象征派等,这些流派将现代诗歌推进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比如刘半农、徐志摩、田汉、艾青、郭沫若,以及鲁迅等著名诗人。👍👍👍👍👍

人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我比较喜欢的有“诗怪”李金发的诗,随口能背的如“残叶溅血在我们的脚上,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的笑。” 诗怪的诗绝对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郭沫若的《炉中煤》“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了这般模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河》《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这些耳熟能详的千古佳作,将现代文学推上了一个高峰。也给当代诗歌留下一个永远的美丽的不可逾越的背影。

最后,我用一首耳熟能详的现代诗歌来说明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和***吧: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民国时期,主要指的是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这段时期,一共38年。

我国新诗的发端,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作为新诗最初的发轫之作,到1949年这38年间,我国新诗领域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以及众多的诗歌流派。

现代诗或者说新诗在我国从诞生开始,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诗歌的优劣高下。虽然各个诗歌流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诗歌理论,但也是“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A喜欢的不一定就是读者B所爱。所谓精华,也当见仁见智。

今天,我们按照年代对上个世纪这一时期的的流派及诗人进行一番简单梳理,谁喜欢谁,自己认领就是。

鲁迅的诗在民国时期排第几位?

  • 鲁迅的诗最多排在第五位。
  • 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以笔为戈,革命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的称号。他主要是以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影响颇大,用笔改变国民精神及到很大的张透力。
  • 民国新文化时期的诗人有臧克家、闻一多、郭沫若、徐志摩,后又有毛泽东。这几位诗人对一个新的民族影响力颇有震撼。鲁迅的诗没有他文章那种特征,主要是缺泛了革命时期奋力向前的精神气质。他的诗不多,在《鲁迅全集》里只十几首。其中出色的一首是《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它的只是欣赏,读读而已。
  • 鲁迅还有一首诗使我有趣,今借悟空问答请朋帮我欣赏解释。我把这首诗全抄下:,

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 这是三一年、三月的,这首诗内容易懂。问题是他再而三重复了湘水,还借用了一个人的[_a***_]、湘灵,连诗名取《湘灵歌》。我介绍一下,湘灵是唐朝一个民间女子,有可能跟诗人白居易是邻里之家。白居易中年晚婚37岁,在小时16岁跟湘灵有着郎情妾意,后因战事离乱,两人没在一起。白居易怀旧,写了两首诗寄给湘灵,

一首,泪眼凌害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阑干独自愁。

二首:《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 那时白居易的居住地方有长安,徐州、襄洲,杭州,并没有来到湖南的湘江写这怀旧的诗。而鲁迅参加革命地点是广东、绍兴、后逝世于上海所以、鲁迅着重地写出湘水,湘灵不知有相干,把一个(808)年民家女子扯到1931年,“湘灵妆成照湘水”,他诗的背景不知如何理解,请朋友见解如何?。

鲁迅的诗没有他文章穿透内力。从同一个时期、同年龄之间的诗对比,他的诗要排在第五,‘文豪″的文章应排第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