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的观品悟

  1.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2. 书法上的读帖是不是有点误导初学者?我觉得应该叫做背帖,大家觉得呢?
  3. 如何理解有人说“真正的奇石收藏,从做减法开始”?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欣赏一下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谈到“通会之际,人书具老”是怎么样一种境界呢?怀素的于六十三岁岁的写的这件作品,绝对称的上,“通会之际,人书具老”。因为这件作品虽然是草书,但作品流露出来的那种不激不厉,不温不火的气韵格调,真正是由生到熟,由熟到生的经典杰作。

我们知道怀素是狂草书法大师,其草书放纵不羁,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腕底如有鬼神。故有颠张醉素之明。可是我们分析一下怀素《千字文》作品放大后的一个字,虽然是草书,可用笔如楷,结构严谨,端严规矩,笔笔不苟,感觉不到丝毫火气。从技法是来说更是老道,如“垣”右部的“日”字的省减符号,根本感觉不到有一丝的闭塞拥堵之感。

文学作品的观品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整个字的点画线条,笔沉墨实,浑厚朴茂,如锥画沙。用笔节奏明快。非技法纯熟,随心所欲而不逾越规矩之所不能。

人书具老,一方面来自对经典技法的严格训练和长期的打磨,甚至是一位书法家穷其一生的时间与精力的对书法技法、理论和学识的融会贯通之“通会。

二是与年龄、阅历有关,与心性所至有关。因为技法可学 而靠时间与年龄的打磨所养成的那种气度是靠临摹练习学不了的。

文学作品的观品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能够做到“通会之际,人书具老”往往靠二者兼得所成其书法。古人如此,现代人同样如此。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出自于唐代大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书谱。孙过庭(638~688),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纸本,纵:26.5 公分,横:900.8 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文: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文学作品的观品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意思说深入思考,领悟基本法则,青少年不如老年人;要是从头开始,学好一般规矩,老年人不如青少年。研究探索,年纪越大越能得其精妙;而临习苦学,年纪愈轻愈有条件进取。勉励进取不止,须经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会产生重要的变化,最后使书艺达到极高境地。例如初学分行布局时,主要求得字体平稳方正;既然掌握了平正的法则,重点就要力追形势的险绝;如果熟练了险绝的笔法,又须重新讲求平侧欹正的规律。初期可说还未达到平正,中期则会险绝过头,后期才能真正实现平正,书法艺术臻于老成阶段,那么人也进入老年时期。孔子说:人到五十岁才能懂得天命,到了七十岁始可随心所欲。因此只有老年方能掌握平正与险绝的情势,体会出变化的道理。所以,凡事考虑周全后再行动,才不会失当;掌握好时机再说话,才能切中实理。

历史上大书法家很多,比如东晋时期王右军,他小的时候非常喜欢书法了,师从卫夫人,学习简单的楷书,可是后来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的丰富,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书学理论,他觉得卫夫人的字已经不能满足他现在的要求了,他的审美更进一步的提高,于是学习古人,比如张芝,钟繇。并且各种书体都涉略,最后达到了一个无人可及的高度。天下第一行书就是他的最高点,就连他自己都无法再超越自己。

这就是学习书法的一个过程。即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到老了又追求纯朴自然风格了。我的学书历程也是如此,最开始学习楷书,之后进而学习各种书体,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最开始学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啊,《洛神赋》啊,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单从字面来讲,它描摹的应当是一种参悟的状态——千沥万漉,皓首穷经,寻觅来寻觅去,我想要的东西,原来如此,惜我老矣。

这有点像王国维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不过王氏所言,细化了“通会”,诗化了“通会”。

当然,这种至境,非常人所能及。它需要才情的浸淫,时间的熬制,甚至付出一辈子的光阴,也难望其项背……也就是说,人老,易;书老,难。

这句出自孙过庭《书谱》的结语,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吗……

2019.6.23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语出孙过庭《书谱》。

他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初学结构分布,平稳端庄,在书体中楷书、篆书和隶书比较平正工稳,适合初学。之后再求险绝,结构应用造险之法,欹侧错落,变化多端。多有险势。什么是复归平正?平和自然,平淡天真。质拙无华,花费一生精力,把这些技法学会和领悟古人奥妙之后,达到不求工而自工,达到将各种矛盾对立的因素统一,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而又格调高的艺术境界,这时人老了、书法亦朴拙、老辣、老道了。

现以书法家王铎作举例说明

一,王铎追求平正阶段。青年时期,傳山论其书道:"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是说他注重法度,规规矩矩,没有个人风格。这一时期主要以原帖为主。

(王铎34岁作品《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局部)

二,王铎追求险绝阶段。这一时期笔法变化多,结构险绝而放纵。章法动荡跌岩。

王铎43岁作品《金山寺诗》

三,为晚年人书俱老成熟时期。个人风格强烈。作品也比之前更超拔、自如。苍劲老辣,雄强超迈。得古人之神,进入自由王国境界。

王铎《为宿松书诗轴》

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是《书谱》中孙过庭论书境界,是指学书法达到了腕笔合一、心法合一、人书合一的道法自然成熟境界。这个老字,亦可作老练解释,并不一定要人老了以后才行。

如孙过庭写作《书谱》时并不老,但草书已达化境。有的人老写一辈子只是白写毛笔字,关键是要运笔熟练、笔法老练才能通、才是老。

当年上海徐松芒老师(后去福建)才二十多岁,但书法已然通会,楷书笔法既熟练又老成,全与碑帖通会,惊为神助,惜少人知,请欣赏:


书法上的读帖是不是有点误导初学者?我觉得应该叫做背帖,大家觉得呢?

学书法读帖,应该是背帖,是否误导初学者,如何是好?

初学者,应该读临结合,若有能力背帖更有收获,因为读或背书帖,应该动动脑子,带着自己的思索。

不单单读,而且要仔细观察笔意的来龙去脉,点画的用笔方法

临帖实际就是一种加深背帖的过程,当然乏乏之用心,不会理解书墨笔画的写法。只能是照猫画虎。

习练书法必有通灵,即有天赋,没有对书法特别的感觉,还是先不要学书法,而是培养书艺情性,兴趣是动力。

读帖,不是误导,而是初学者的必走的学书路程,广泛的读帖,其过程就是萌芽自己的书艺魅力引力。***自己的神通,与笔墨共舞共鸣。此间若有引力之大,有助习字的一丝不苟。因为被书墨之美而羡慕,故有去追求。

写字,克勤,毅力。至要。

书法上的读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读书有看书和学习的意思,如单从看书字面理解,读帖确有可能会误导初学者只是看帖的意思。但书法上的读帖,其深层含义是去读字帖书写者的用笔和结字规律,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看书看帖。

这里所说的读帖,也不能理解为背帖,背帖可以理解为熟读或背诵字帖的内容文字的意思。当然书法上的读帖也有背帖的意思,是指书法人临习字帖的一种方法,临帖有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是对照字帖临习,背临是凭记忆书写,还原和呈献字的原来面貌,意临是继承古意加上书写者的理解和创造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会读帖,懂得从字帖中读取什么?

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读懂笔法

笔法即书写之方法,即从字帖中读取书写者的用笔方法和用笔规律。字由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处理,只有读懂了笔法,你才知道那里是露锋起笔,那里是藏锋收笔等等

2,读懂结字规律

每本字帖每个书家都有其自己的结字方法和结字规律。

读帖要读出每个字每个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读出书写者是如何处理各种字型结构的。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字有上下、左右、全包、半包等结构,书家通过对字形的巧妙设计,合理安排字线条的粗细、长短、布白以及墨色的处理,呈献出不一样的风***和神韵。

3,读懂书写者的情感气息

读帖与背帖,都是书法学习的一种方法。两者相似之处,都是阅读与模仿,但两者有所区别。

背帖,是在读帖基础上由识记到记忆的过程。临帖是初读后的一个环节,它包括面临和背临。只有在熟记帖中字的结构、字形、笔划起止等基础上才能达到背临的地步。背临阶段,对帖中字已基本熟悉。

读帖,并不仅仅体现在初读阶段。一个成熟的书法者,即使对所学帖子已很熟悉了,不但能背临,甚至可能达到与原帖高度相似的程度。但他们还是不断读原帖,不断揣摩原帖所蕴含的文化气息,品悟其“气”其“味”,所谓的书法中的“精”“气”“神”,并将自己的感悟融进自己的书法创作中。

因此,读帖的意义远大于背帖。

我们常说,学习书法,临习法帖,千万不要上手就临,比临帖更重要的,是读帖。经常听到有人说,为什么我临帖这么久,就是临得不像,或者说,为什么一直都没有进步。症结就在读帖上。

题主问,书法上的读帖是不是误导初学者,觉得应该叫背帖。这个问题,就在于到对读帖这个概念的理解。什么是读帖?我们说读帖,到底是读什么?

“察之者尚精”。我们说的“读”,实际上是说的“观察、揣摩、分析、对比”。第一要读意境。第二要读技法。第三要读差异。

每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出来,所独有的气息、意境,一定都会受[_a***_]的历史背景、外界环境、创作者的心境、状态等等因素所影响。孙过庭分析王羲之的各件作品说:“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有纵横争折。”

读作品的整体章法,读字的结构和特点。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去分析。读每一个笔画的起笔是藏锋还是露锋,转折是方还是圆,笔画是否连接。读字的结构是斜还是正,是收还是放。读布局,读落款位置。等等。

临帖和读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学习书法,读和临相互进行,对比差异,进行分析、调整,最终从形、神上去整体去把握。

《韭花帖》是杨凝式的一封致谢书信。记述他自己昼寝之后,感觉饥饿无比,碰巧友人送来韭花,心中惬意无比,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韭花而书。

《韭花帖》用笔和缓,以精到的中锋用笔。宽疏、散朗的布白夺人眼目。

在字法结构上也多变化,“韭”字与“谓”字满满充实四个角。

我也是一名初学者,练书法两年左右,对于读帖的理解,我的说法不一定准确,供你参考。所谓读贴就是要认真的研究贴子的每个字的笔法(起、收笔,提按、绞转,笔划走势,粗细变化等),间架结构、结字方法(每个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还是独体字等,偏旁部首的摆布等)和通篇的布局(通篇在整幅作品中的摆布,段前段后及边距留白,字间距、行、列距,落款、盖章格式等)。只有反复读贴(研究),临写才能事半功倍。

所谓背贴,就是要熟读(能背最好)贴文,了解贴文的作者,时代背景等。这样更有助于临写。

个人一知半解,仅供参考。

如何理解有人说“真正的奇石收藏,从做减法开始”?

我也想做减法,可好像还下不了决心,问题是几乎所有的空间都被我的原石做足了填空题了[偷笑][偷笑]。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what][what][what]。收藏的心❤这么快乐坚定着,收藏真当的无止境啊[笑][笑][心]。


奇石收藏分三个阶段,一个属于初级阶段,玩的是加法,另一个是中级阶段,玩的是加减法,最后属于高级阶段,玩的是减法。如此论述看似玄妙,道理其实很简单。

01、奇石收藏的初级阶段,从加法开始

刚开始玩奇石时,因对奇石缺乏了解,对奇石存在模糊的认识,加上鉴赏能力欠缺和好奇心理作用,见到稍微有些特色的石头就认为是奇石,见到新的石种就想往家搬,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家中的奇石只有加法,越加越多,让庭院和室内无处下脚,把每块石头都当成了宝贝,舍不得减去,这就是初级玩石者的主要特征

02、奇石收藏的中级阶段,加减法并存

奇石收藏进入中级阶段后,因对奇石鉴赏知识有所提升,视野得到了开阔,对于奇石的概念和特征有了新的了解,一些普通的奇石已经看不上眼了,开始进行淘汰。此阶段在疯狂购买奇石的同时,也开始对以前收藏的低档奇石进行“放生”,因此在奇石收藏上有加法亦有减法。

03、奇石收藏的高级阶段,从减法开始

此阶段已经进入了玩石新境界,属于真正的奇石玩家,由于奇石鉴赏水平的提高,对奇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讲究奇石的形、色、纹、质,而且看着奇石所表达的意境和神韵,在这种吹毛求疵苛刻条件的要求下,他们出去月儿四十也捡不回来一块奇石,并且对原先收藏的普通奇石开始用减法处理,减来减去,最终收藏的也就百十块,块块都是精品。

显然,我的收藏级别还停留在中级阶段,在奇石收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更多的是加法,以致室内的奇石越来越多,捡来捡去都舍不得丢弃。

捡石之初由于好奇和对奇石的理解不够一般都是以加法起步,随着时间的推移,阅石读石交流的多了,减法是必然的,减法做的好与坏体现出你的赏石水平是否在提高,我捡石一年多了,之初捡的石除各别做留念外大部分都放生了,现在出外捡石收获越来越少,不象之初收获颇丰,也许这就是进步吧。

最好的一块儿,永远都是下一块儿。不知道这是减法还是加法。

石头像人的脸,没有重复的,对于一块儿石头的品读,又是见人见智的,就是同一个人,时间,地点,情绪的不同,得到的感悟也会不同。

爱石之士,见石每次都宛如初恋。或是打磨,或是把玩,或是端详,一往情深,如数家珍。只怕加减乘除都要用的。

相遇一块奇石,就是一次缘,一眼万年看穿品悟,了解其中妙哉,更多时候,如抽丝剥茧,越看越悟,越品越欣喜,如沐春风。

收藏奇石,乐在感悟,众法都行,无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