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图像化转向名词解释

  1. 文字语言比图像语言具有的优势是?
  2. 与美术、戏剧、电影等造型的形象相比较,文学形象有什么特殊性?

文字语言比图像语言具有的优势是?

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相比,特点和优势,有很多

描写细节上,文字可以描写的更细致、贴切,而图像少有欠缺。

从内涵表现上,很多图像多数人是看不懂内涵的,只看到一张图。而文字,理解上基本不存在问题

文学理论图像化转向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表达手法上,文字语言相对简单,一句话可以说明一件事情,普通人就可以做到。而,一张图要说明一件事,很多人做不到。

从表面理解上,说牧童遥指杏花村,很多人明白什么意思。而要画一张牧童遥指杏花村图,可能会有人看不明白。

从简单繁杂上,文字比较容易写,而图像是不容易画的。

文学理论图像化转向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优势在于

一、文字表达具有相对上的确定性,能够表达详尽的、准确的内容。图像比较直观,各人理解的角度不同,会有很大差别。所以有法律性约束的合作、合同或规范性文件以文字表达为主的。

二,文字表达具有可完善性,一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具欣赏个性。图像具有具像性,想象空间上狭窄。

文学理论图像化转向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文字表达上有抽象性,在表现心理上、情感上有优势,而图像只能暗示,不具有细腻表达。

与美术、戏剧电影等造型的形象相比较,文学形象有什么特殊性?

谢谢邀请。关于美术,戏剧,电影的形象与文学形象的的特殊性,我是这样理解的:美术是一种直观的感受,当人们观看一幅画作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画面的色调,内容,这些能够给观看者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梵高,他的作品色彩艳丽,笔触粗犷,让人在第一眼看到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仿佛内心有什么东西左冲右突,想要冲出躯壳。而看到莫奈的画作时,又仿佛在炎热的夏天吃到冰激凌一般,心会一直往下沉,整个人都静下来,不想说话,只想呆呆地看着他的画。同一画作能够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能够引起观看者的无限遐想,这就是绘画的魅力吧!

戏剧门类很多,我暂且以中国戏曲为例。我非常喜欢观看戏曲,虽然常常听不懂,但是我喜欢看舞台上的演员们的扮相,喜欢他(她)们的举手投足,再来个亮相,美极了!

电影的表现形式就更全方位了,画面,音效,演员的表演,故事情节等等,一部好的电影可以让回味无穷。

最后说说文学形象。简而言之,文学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主,其它语言,环境等都是为了烘托人物。比如骆驼祥子贾宝玉,李逵,张飞,孙悟空,……文学形象身上时代的烙印和作者的主观倾向较为突出,每一部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有的人把书名忘记了,却记住了书中人物的名字,记住了人物的语言或者***,这也算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吧!


谢谢邀请!

美术中的人物形象具体,传神;戏剧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服装、表情、语言、动作等全方位展示让读者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觉得最抽象,也最传神,说它抽象,是因为没有形象全靠文字来理解,然后让读者自己在头脑勾勒人物形象,可以说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个形象;说它传神是因为好的文学形象,是深入骨髓的刻画,会让人感受更深,记忆更深刻。像鲁迅刻画的祥林嫂,孔乙己等形象,笔墨不多,但形象很生动。像我们读过的经典文学,有时候被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反而感觉无味,主要是因为影视剧塑造的形象不如原作描写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或感觉。

曾经狂热的读过哈利波特,这套书里面对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细腻而传神,特别迷恋这套书的人物刻画,相关的电影应该拍的也都很经典了,但是看过原作的人,相信跟我一样感觉不太过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