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的名字就知道对家乡戏熟不熟了,哈哈哈。
我们家乡戏是泗州戏,就是古泗州辖内,拉魂腔系列的一个流派,也叫拉魂腔。
别看它只是拉魂腔的一个流派,在安徽省可是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其他三种是黄梅戏、徽剧、庐剧。
顾名思义,就是能把你的魂儿给拉走的声腔,你说好不好听?
我从小时候就开始接触泗州戏了,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左右吧,那时我爷爷天天放着泗县电视台3频道,那个频道就是戏曲频道,一天到晚就是唱戏。
由于唱的说的都是方言,我也能看懂,那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杨八郎探母》和《穆桂英搬兵》。
以前我还好奇,这都是在哪拍的,实际上到现在我也没搞明白,这都是在哪拍的,因为我在泗县生活那么多年,一次现场的泗州戏演出也没看过。
当然,实际上泗县电视台3频道早就取消了,大概在有线电视出来那会儿,0809年吧,大家都换成了彩电,都用了天线,都把频道升级成了各个省份的频道。
谢邀请,我的家乡是安徽铜陵,我们这里黄梅戏最有名。向《天仙配》,《孟姜女》,《女附马》这些经典的黄梅戏,几乎***都会唱,大家也爱听。最早有名唱黄梅是严凤英,这几年马兰、吴琼唱的红了半边天。最经典的是《夫妻双双把家还》,《孟姜女哭长城》,家喻户晓。我们这儿许多有钱人,遇到办大事,还经常搭台请戏班来演出庆贺,连唱三天,那气氛向过大年样热闹。
我家乡的戏曲是二人台。
《二人转与二人台,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以及头条号“小黑豆”在问答回答过的问题了解一下。
《戏曲音乐与曲艺音乐的区别》(悟空问答)
——
二人台因为是方言演唱,现在受众面越来越窄。而且演员的培养方面也是青黄不接。
怎么也忘不了盛行时的家乡戏曲.那酣畅.奔放.甜润.激昂的红脸唱腔.将铭刻我心中一生.我们家乡的著名红脸演员如韩树春.李大頭.还有丰县的谢茂坤.说远点郭***.窦朝荣等在那时用家乡话说是响的山崩地裂.时人多数都能仿腔哼唱.听他们唱戏.忘记了忧愁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心事.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崇拜.带来了街谈巷议.也带来了不断的争议和冲突(对演员演技的不同看法.使当时单纯朴实而又偏执的时人屡发争议.进而产生对抗并动手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我的亲历.)每每回想此情此景.我心中总充满一种淡淡的甜来.那些令人怀恋的名角都己故去.而那些偏执的争论者已十不存二.他们离去了.他们带走了那个盛行戏剧的年代.带走了崇拜戏剧名角的年代.也带走了那一代人的淳厚世风.戏剧不可阻挡的沒落了.令人倍感凄凉.我们老家人常说.人老了甭提当年.然而我却总想起那些甜甜的故事.那些暖暖够人.事...
我们家乡的戏剧是吉剧,很有情调,小曲小帽拉场戏,二人转,秧歌伴舞扭得贼拉欢快,小曲儿小调唱起来贼拉开心,手绢转起来,扇子舞起来,来到了东三省,最不能放过的就是看吉剧,看二人转,听小曲儿小帽儿,我们这有著名的二人转之乡,梨树。扭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人们在开心快乐之余,养生保健,锻炼身体。村村都有文化广场,几乎***都会唱上两句,二人转台词爽口顺口,田间地头,场院自家小院,都能唱几句,走进了百姓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修养。吉剧,真的挺好,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台艺术。种类很多,流传的区域,影响力各不相同。挑几个大的曲种来说一说。
″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合称为五大戏曲剧种。
豫剧,主要流行在黄河.淮河流域。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越剧,流行浙江一带,表演柔婉细腻,唱腔优美动听,为全国第二大剧种。
评剧,流行东北,华北。创作演出现代戏方面立意"评古论今,惩恶扬善。"
黄梅戏,起源安微怀宁县,表演细致,唱腔流畅淳朴。
中国戏曲数不胜数,"昆曲,秦腔,晋剧,川剧..........".百花园中长盛不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