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魏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代表作是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内部形态和外在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新变?
  2.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成就有哪些?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学内部形态和外在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新变?

首先,感谢邀请,不胜荣幸。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异常活跃,既有赋,又有诗。慷慨激昂,古朴典雅。各种体裁的文学在这一时代开始绽放,开始创新,同时文学又不是无缘之木,这是自秦汉以来,文学最为灿烂的一个时代。从思想文化上,由儒家向佛家下潜和延伸,此一时期的建安文学,代表了过去四百年了最高代表,以曹操的横槊赋诗、短歌行,曹植的《白马篇》、陶渊明的《饮酒》最为引人注目。

此一时期除了曹氏父子,诸葛亮、阮籍、庾信都有非常出名的作品传世。例如阮籍《咏怀诗》、诸葛亮《出师表》、庾信《拟咏怀诗》都是当时出色的代表作品

魏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代表作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一点,此一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文化思想均有新的变化,魏晋时期重上玄学,这是由于长期全国分裂,战略纷争,处于乱世的人们内心寻求一处安宁和慰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现在文学中的现象就是创新与传统双并,此一时期五言古诗传为高峰,是历代五言的经典时代。另一方面,此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小说,此时的***和明清时代不一样,它是文言文***的时代,而非白话文时代。

这一时期的创新有对文学的新研究,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昭明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陆机的《文赋》等等,是对文学编纂、选录和进行分析总结的经典文学***,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时代。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成就有哪些

对于文学方面我涉猎的不多,其中的关键词语有“自觉”、“发展”、“融合”。

魏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代表作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北方文化南移,文化艺术高度自觉,名家辈出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竹林七贤等,从而导致了中国自魏晋时期文学艺术空前发展,为后来唐宋诗词甚至元明清***戏曲奠定基础。

魏晋南北朝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哲学文体方面的变化都非常大,也获得很多成就,出现了许多文豪。当然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后世尤其是盛唐诗歌打下了基础。

首先政治上,一方面***更迭频繁,另一方面士族垄断晋升通道,汉代以文取士的通道几乎被荒废,所以文人题材内容风格,更偏向于自身情感的抒发,而不是歌颂时代或记录时代。同时更涌现出后世影响深远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陶渊明、谢灵运。

魏晋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代表作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次哲学上,让传统儒家思想遭受到重大冲击,取而代之的是黄老玄学以及佛学禅宗的兴起,这些思想在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一直到今天,其中最典型的是盛唐,比如王维,能非常鲜明得体现出这种影响。

再次文体上,从汉赋过渡到更加注重音律和神韵的古体诗,一直进化积累,直到盛唐达到巅峰。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曹丕的《典论》、刘勰的《文心雕龙》、萧统的《文选》、钟嵘的《诗品》

文史不分家,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必然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沿革。这个时期朝代众多,时间跨度大,文学体式多样,从汉末大乱到隋代统一,历时四百年,这时的社会也处于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的状态,历时情况复杂,而文学的发展在这个时代,是熠熠光辉的"文学自觉的时代"。

先说发展脉络,以时间为线。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是从建安时开始,分别有以下几个阶段: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宋齐梁陈以及北朝文学这么几部分。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建安文学形成的温床。公元196年,曹操勤王,定都许昌,改年号为建安(196~220),这时候的曹操,实际上已经是北方的统治者。社会急剧变化,结束了汉代大一统的局面,建功立业,拯济天下成为此时创作的主流。汉末以来,文章渐趋华丽,文学的美学也开始自觉。加之统治者爱好文学,(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时的文坛是以三曹父子为核心的建安文学,建安七子是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团体,他们分别是: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玚。"三曹"和"七子"的并世而出,也为中国诗歌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新的美学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华丽婉约,曹植"体被文质"。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这样评价建安文学:"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正始文学依然是以年号命名,公元220年,曹丕以魏代汉。227年,曹丕死,曹睿继位。240年,曹睿死,八岁的齐王曹芳即,改元正始。接下来就是曹魏和司马氏的PK大战,这场大战持续时间从247到260整整13年,打了六个回合,每次都是曹魏人士被大量***而告终。而且两大集团的纷争主要发生在上层集团内部,,衣服与各个集团的文人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介入,司马氏集团常以不孝的罪名剪除异己,名教的虚伪性暴露无遗。这场政治斗争的结果是:不但消除了建安时期人们的奋进精神,影响了文人立身行事的态度,也彻底改变两汉以来的思想面貌,又阐发出玄学。正始时期的***也使得文学创作的整体风格偏向于隐晦曲折。正始间文人大多韬晦自全、佯狂避世,这其中最为有名的文学团体是竹林七贤,《三国志》中将"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他们与建安七子的拯时济世不同,有放浪形骸如刘伶者,有发言玄远如阮籍,也有像嵇康这样刚肠嫉恶的人。其中,阮籍和嵇康的诗最为有名,阮籍作82首《咏怀》,是为政治[_a***_]组诗,他的诗风隐约曲折;嵇康的四言诗成就较高,如《幽愤诗》。刘勰《文心雕龙》评二人诗风为"阮旨遥深,嵇志清俊"。

公元256年,晋武帝以晋代魏,太康年间(280-289),进一步统一中国,西晋社会出现繁荣的局面,这个时期门阀制度也确立起来了,士族享有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特权。这时的文人还停留在之前的政治阴影中,文人和文学都呈现的共有特征是:不问政事,明哲保身。士族拥有多重特权,文化领域自然也不放过,由于士族的身份,他们有条件把玩文学,开始追求形式的华美,也大量习作拟古诗。这是西晋文学的又一特点"***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此时期的作家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尼、潘岳)、"一左"(左思),玄言诗作者有郭璞。

西晋统一未及十年,发生了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乘机进入中原,北方的中国再度沦为战场。公元317年,晋王室南迁,这便是东晋。420年刘裕废晋自立,史称刘宋,接下来依次为齐,梁,陈,这是南方。此时期的文学以南方为主,由于北中国的长期战乱,文学得不到长足发展。而南方,由士族文学成为主流时,田园山水文学继玄言诗而兴起,显示了古典诗歌从题材到风格的转变和突破。特别是出现了陶渊明和谢灵运这样的各具特色的创作风格,这对中国山水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齐梁陈时代的文学又不同于晋宋文学,李谔上书隋文帝说:"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竟一韵之巧,争一字之奇。"这个时期,还产生了宫体诗及骈文,南朝文学由此进入刻意求工的境界,随之而产生的还有渐趋成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诗品》,《文心雕龙》。

北朝文学就是在南朝文学贵族化和宫廷化之后崭露头角,并显示出南北合流的趋势。北朝文学风格更偏向于朴实、厚重。就文学创作来说,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之后比较集中出现的又一成就,也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又一新的发展。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1. 曹丕《典论·论文》。作于建安后期,它是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的多篇论文,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内容。一共有五卷二十篇,这部文学论著在总结当时文学成就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文学创作的规律和鉴赏标准,开创了文学批评之风。

2. 陆机《文赋》。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写成此书,意在针对当时"文不逮意"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创作构思和写作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