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蒙田曾说过这样的话“对孩子的教育,是人类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说教育孩子很难呢?
为什么教育孩子很难呢,原因有两点:
现在各行各业上岗都需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但唯独作为父母是不需要任何证件的。年龄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生理上不存在问题,那么生育孩子,对我们来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2.我们知道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但仍然教育不好孩子。
我们学习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但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听我们的话,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也不是很顺畅。
那么面对这两个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我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科学性,同时也要学习教育孩子的艺术性。
那个“不懂球的胖子”刘国良的大女儿刘宇婕,在2018年7月22日,世纪之星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中,赢得女子组8岁及8岁以下组别的冠军。
我想刘国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对于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必然是有相当程度的把握的。
1.身教大于言传。
培养出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仅依靠言传身教,应该还不够吧。或者说,这对家长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即使有人分享这样的经验,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也没有多少意义。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我们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诚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愿意学习并改变,自己也能获得成长。但这毕竟很难,先做好自己,然后去影响孩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们并不能等。
因而,我是没有资格现身说法的。但我的同事,刘老师,一位四十岁的女性,她却有这样的资格。
刘老师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已经读大二了。小的是儿子,今年读初三。我清楚地记得,那年她女儿高考,考了666分,非常吉祥的数字。最终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
她的儿子,在我们学校读到初二,被华师一附中提前录取了。在我校就读的时候,全年级十三个班,九百多人,很少跌出前三名。事实上,只要不是第一名,刘老师就不开心,觉得儿子没考好。
孩子成绩好,将来有出息,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事。大家都很羡慕刘老师,自然也免不了向她取经。
一般人认为,教师的孩子,普遍学习成绩好。因为他们懂得教育规律,有能力辅导孩子,也有机会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和老师。
这种说法,也不能说不对,但刘老师却不认可。她说,教育这两个孩子,她只用了两个字。
一个字是“严”,即高标准,严要求。另一个字是“放”,该放手时就放手,不把孩子管得太死。
从孩子生下来只有几个月,还在喝牛奶的时候,她就对孩子非常严格。如果孩子不好好喝牛奶,只要不是健康问题,她决不迁就孩子。不喝,就让饿着,饿得狠了,自然就会喝。
培养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实属不易。
孩子是父母行走的脸面,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复印在孩子身上,家中除了说明书以外没有任何带字的只言片语,想要让孩子成为学霸是很难的事,书香门第难出浪子,***桌上难见学霸。
家长怎么样,孩子就会怎么样,家长润物细无声似的身体力行,才是孩子前进的力量和方向。想要孩子有礼貌,家长首先要讲文明,想要孩子爱读书,家长首先要阅读,想要孩子爱运动,家长首先要跑步。
如果一个家长回到家无所事事,不学无术,除了看电视,就是刷手机,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埋头苦学成为学霸,如果一个家长为人粗鲁,却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讲脏话,,如果一个家长不思进取,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奋发有为,这样的孩子,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吗?除非文曲星降落凡间。
家长的眼界决定孩子的境界,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结局。
虽然绝大多数人无法逃脱出身平凡的命运,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你拥有梦想。不能因为自己普通就看不到身上的光,要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改变生活,带领一家人活的风生水起,热气腾腾。
家长虽然无法改变家世和天赋,但却让孩子的品格和操行不因卑微而蒙尘。家长有梦想,孩子就有力量,每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平凡但却不凡的父母。
让孩子拥有发现的自由
允许才能让孩子获得最大限度的成长。让好奇心带领孩子主动去感受世界的不同,创造机会鼓励探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主动学习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
让孩子拥有安排时间的自由
我是一位大学教授,在学业和学术的道路上能够走到今天,父母的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回忆当年,父母貌似没有***用任何“科学方法”培养我,甚至一贯容忍我对玩的热情超过读书,唯一和“科学方法”沾得上边的就是以身作则。
我的父母都是农村教师,父亲后来成为农村基层干部。记忆中,他们几乎从不给我和我姐姐辅导过功课,也没有教过我们学习方法。
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四口围坐小饭桌,我们姐弟俩做作业或者看闲书,母亲批改学生的作业,父亲看文件处理工作。
这样的场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不仅是温馨的家庭氛围记忆,更是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
常有朋友问,你当教授的,教小孩一定有啥高招。说来惭愧,待到升级做了爸爸,我也效仿父母“无为而治”。我常年读书、教书、写书,儿子打小就看在眼里。我从不担心他今后不好学,自己做好儿子的榜样才是关键。
儿子上小学前的晚上,我对他说:“读书是你的事,交学费是爸爸妈妈的事。我们各做各的事。”
我从不给儿子辅导功课,工作繁忙不是主因。给他辅导100道题,还会有1000道题,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我内心有个小九九:网上那些小学奥数题,我这个当年的中科院硕士也不见得全部会做,何必破坏了孩子对我的崇拜感呢?
儿子两三岁时,我常常带他看小动物,讲解自然界的常识;稍大一点,话题更加广泛,生活常识、社会的人情百态,自由落体、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中国史和世界史;上小学后,想到什么就和他聊什么,国家的治理形式、边际效益递减、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我的本行领导学和教育学;旅行中,讲解当地的人文地理,大学和各类博物馆更是必看项目……
生活即教育,我对陶行知先生的这句箴言深信不疑。在生活中,可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培养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对大自然的探索欲、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增进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
同时,我也鼓励儿子提问,甚至反驳我的观点。打电子游戏时,他和我讨论各种武器的火力特性。等他识字多了,提前设定一个题目(例如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让他从网络查资料后再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