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文学流派作家结构松散吗为什么

  1. 梁衡的散文属于松散派吗?
  2. 汪曾祺笔下有哪些人物类型,他又是如何写这些人物的?
  3. 汪曾祺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京派文学?其小说有哪些人文价值?

梁衡散文属于松散派吗?

我最早看梁衡的文章,是他写的《大无大有周恩来》,深受感动,从此开始关注他。

梁衡是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作品《梁衡文集》九卷、《我的阅读写作》等。


文学流派作家结构松散吗为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认为他不属于松散派。他是经营派。


我记得季羡林曾就此发表了个看法,对梁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

文学流派作家结构松散吗为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在几篇谈散文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看法: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另一个是“经营派”。我还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在梁衡那个年代的作家中,他是非常特别的,也非常难能可贵。一是因为他一直坚持写作不辍,多产且优质;二是他的文笔独特,心中有读者,笔下有情感。照我的理解,他被季老归于经营派,是因为他总要激动才写。他在《为文第一要激动》,罗列了四种毫无激动的文章类型,第一种是新后初学而为文;第二种外行为文;第三种是匠人原地踏步为文;第四种是老手敷衍为文。“这四种人,第一、二种是根本不知道为文要激动,第三种是丢失了激动,第四种是懒得激动。”

什么派我不知道。但,梁衡的散文是当代很多散文作家无法比拟的。他是现代当之无愧的红色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材料詳实真切真挚感人。有的作品要写几个月甚至几年。他是在用心用情用生命在经营散文。几乎篇篇都是精品。难怪那么多篇入选小中大学课本。他的散文是最具正能量的。他把歌颂祖国、党、领袖人物、先烈为已任。为现代散文开措出一片新天地。他的《为文之道》以及为年轻人总结的散文写作规律和经验,对学习散文写作的人大有裨益。梁衡是我非常崇敬的散文大家。如果您认为我言过其实,您不仿读读他的书。

文学流派作家结构松散吗为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汪曾祺笔下有哪些人物类型,他又是如何写这些人物的?

汪曾祺这个人不简单,三岁失母,一生悲凉,他偏于悲凉之中修炼了一身的佛仙之气,成佛之人又偏有“入尘世”之心,在”尘世“他找到了”快乐之处“。难得异常!

一群和尚,有一座庙宇,名字是不是惯常的“xx庙”,而是听起来应该是住尼姑的”荸荠庵“。

然后!

关于这群和尚的头目,也就是普照和尚,汪曾祺告诉我们说:“(普照)他是吃斋的,过年时除外。”

关于仁山和尚,汪曾祺说:“(他)桌子上摆的是账簿和算盘。“

关于仁海和尚,汪曾祺说:“他是有老婆的。“

关于仁海的老婆呢?汪曾祺说:“白天,闷在(仁海)屋里不出来。”却是是一个懂事理的女人也!

最厉害的是仁渡:汪曾祺说:”他有相好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吓,这是一群“***”吗?

非也!

汪曾祺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京派文学?其小说有哪些人文价值

汪曾祺的***被公认为“抒情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最高,散文,戏剧民间文学也有深入研究。成就斐然文坛。最负盛名的如《大淖纪事》《故里三陈》《沙家浜》等等。一方面,他的作品中表现了浓浓的古典主义士大夫的情感价值取向。寻访古迹、追慕先贤怀旧心理欣赏自然界一切美好的风物。因此,有人将汪曾祺称为“本世纪最后一个士大夫”。而另一方面,他的文本里也充满风俗民情,凡人小事,蕴含着俗世文化精神传统。如《故乡的食物》,描述了各种民间小吃。但是与中国文人雅士在“吃”上表现的享受人生,品味人生不同作者对这些食物所发的感喟,隐含了中国下层贫民内心深处沉重的危机感与忧患意识,面对这些普通的食物,作者不由自主地感慨“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战乱是有关系的”。悲悯情怀昭然若揭。再之,他的***充满了对小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直戮人性的弱点,惊世骇俗。主要现在《大淖纪事》,《故里三陈》中的《陈小手》中。每每读之,由不得你不坐玄策不宁,仰天浩叹。同时,他又是一位负有担当与责任感的作家,崇敬所有给生活带来美的人物又真诚而饶有兴趣地欣赏和辨析着民间传说,加以改造。其中体现出来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精神之火,构成了他相对完整的精神风貌,在当今[_a***_]社会日益物化,人文精神日益失落的语境里自有一股感人的独特魅力。

什么是“京派”,“京派”都有哪些人?

“京派”是学院派,“京派”是自由文人。20世纪20年代有老“京派”,30年代有新“京派”,“京派”是五四人文主义思想的自然发展历史丰沛。

“京派”有胡适朱自清周作人典型的“京派”文人,废名和沈从文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凌叔华是五四“闺秀派”才女,林徽因是30年代“京派”的灵魂,萧乾是“京派”最活跃的小老弟,朱光潜和刘西渭是30年代“京派”的优秀批评家,汪曾祺是“京派”遗留的最后一个文人作家,他也是沈从文的徒弟,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著述已成为经典

看看“京派”这些大佬们,汪曾祺的作品难说超越这些大师们吧!

汪曾祺作品的人文价值

他的作品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他的作品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绝不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

他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生活,我的朴素的信念是: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即便在人生低谷,他都还能感觉到生活的诗意,发出“生活是很好玩的”的感慨,成为他相信人可能“欢悦的活着”的根源。

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他的作品从小处着手,从最基本的生活层面找出诗意和美感。

首先来说一说京派文学。

京派文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北方城市为中心的文学创作流派,其作品以描写***为主。京派文学的作家追求文学艺术的独立和自由,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商业化。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脱俗的自然,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京派文学关注的是人生,关注平民,与政治斗争保持一定的距离,讲究纯正的文学。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朱光潜等。

京派文学的艺术特色

一、描写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比如沈从文在《边城》中的对人物的描写,淳厚,善良的爷爷;真挚,可爱的翠翠;心胸宽广,敢作敢为的天保;心地善良,敢于追求的傩送。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无不透露出古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二、诗情画意与乡风民俗的融合。

传统***以故事情节为主,在京派文学中多了一份散文的意味,写实中又透露着浪漫。

比如《边城》中翠翠和爷爷端午节到城里看赛龙舟,翠翠和傩送一见钟情也是就是在热闹的端午节。对传统节日的描写,突出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三、语言简约,古朴,明净。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的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如一只小兽物。”这是《边城》中对翠翠的描写,简单语言,一个健康,美丽的翠翠就展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