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是没有听说过鄙视链这个词的是居多。相传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的显形的鄙视链,比如旅游圈子里,欧洲游的鄙视日韩游的,日韩游的鄙视东南亚的,东南亚的鄙视国内游的,国内游的鄙视宅家里的。以瞧不起另一群人来凸显自己的高人一等,这样的鄙视同时也出现在了读书的圈子里。怎么回事呢? 在此之前先跟聊一个新闻。 最近有一段视频在全网疯传:一群穿着统一蓝色短袖的孩子,在大人的监督下,飞速地“看书”。说是看书,倒不如说是扇风——他们翻书的速度之快,全然不似在阅读,倒像在寻找夹在书里要交的班费。 据说,这是一种高效且高能的阅读法,唤作“量子波动速度法”。只需要翻动书本,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读完全本书里面的内容。 这种阅读法培训价格不菲,据说学费少则一两万,多则五六万。但在家长群体中极受欢迎,报名异常火爆。 ***一出,登时在网上引起群嘲。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匪夷所思的读书法,能够骗到这么多的家长,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包? 有的人说,让孩子去上这种课的家长肯定自己也没怎么读过书。 一位大V博主则一针见血地道出根本原因:不管是什么课程,只要它是以快速实现功利为目标的,再离奇都会有人买账。 但我奇怪的是,读书有这么痛苦吗?以至于用这种方式来读? 回到咱们一开始说的鄙视链,我突然就明白了。 有一个说法是:读经典著作的看不起读学术书的,读学术书的看不起读严肃文学的,读严肃文学看不起读通俗文学的,读通俗文学看不起读实用类书籍的…… 但如果翻两页书,用个“量子速读法”就能说自己看过了,似乎就能存在于鄙视链的顶层了,“嘿!这你都没看过?还敢说自己是读书人?”恐怕莫不是抱着有这种想法的人存在。 好像看做怎么做PPT和Excel的人的思想层次和情怀,怎么样也赶不上比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赫胥黎的人。 以前听梁文道提到过一个亲身经历:他在参加完一个有关人文科学的年度书选后,下楼看到一个怀孕的女子在认真地阅读一本育婴书。 他忽然觉得异常感动:一本育婴的书比起那些漫无边际的宏观叙事,对于一个孕妇来说,要重要得多。 “你凭什么不能说这是一本有用的书?” 所以要说什么才是读书鄙视链的底层,我觉得反而是整日鄙视别人在读什么的人。 一本好书从来都是如此。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如果这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解决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