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川李枝子所著的《当孩子遇见书》以及我个人的经验,回答如下:
应遵从孩子的内心,对其进行合理的阅读引导,强迫幼儿阅读是万万不可行的。
首先,遵从孩子的兴趣。中川李枝子说:“读书的快乐中属于个人的,对书的喜好也是各人各样。自己孩子喜欢的绘本与周围孩子的有所不同,并不奇怪。”如果孩子看到绘本时,非常开心的对里面的内容指指点点,就说明孩子对这本绘本产生了兴趣,那么,当孩子要求大人给他读时,我们就高兴地为他读吧;倘若孩子看到你精挑细选的绘本置之不理,也大可不必着急,只需耐心等待机会的到来。
其次,遵从孩子的体验。成年人看书喜欢从头至尾一页页看下去,但对于幼儿完全不必这么刻板,中川李枝子说:“我也不打算一开始就认真地把其中的故事念给孩子听。我会先让孩子自己喊着‘汪汪’‘喵喵’‘咘咘’‘呜呜哐哐’直到他满足为止。当孩子的兴趣切换成‘然后呢’‘为什么’,我就顺着这些问题来念。当然,最后还是会按照顺序,正确念出来。”孩子的体验是重要的,“比起故事的条理,孩子们更喜欢让故事的内容映在心里变成画,并享受这种快乐。”
再次,遵从孩子的习惯。“年幼的孩子喜欢绘本。虽然这么说,却也并不是马上就会流露出喜欢的感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方式,接受方式也各不相同,无法像发工资那样简单地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对于新的绘本,需要观察、了解的时间”,另外,“年幼的孩子和自己特别喜欢的人在一起看着画,听着故事,是最初享受绘本的方式。在这个阶段,无论哪个孩子都想黏着给他读书的人,膝盖上是最好的座位。”如此等等,只有注意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的习惯,在遵从孩子习惯的前提下,一步步引导孩子阅读。
低幼宝宝阅读最和好是绘本画面和声音的结合。
先聊聊绘本。(以下绘本的介绍全部引用我在大V妈妈群里获得的分享内容)
绘本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图文紧密结合的图书,通常指的是为儿童阅读创作的图书,但它并不等于“有画的书”。儿童绘本特别强调图与文的内在关系。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不熟悉绘本的人,往往容易觉得绘本就是带图的书。但长篇小说、童话、连环画、漫画等,都是带图的书,这些书也能算绘本吗?
要搞清楚什么是绘本,最关键的是要分清绘本与带插图的书这两个概念。
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图片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图片不仅仅是对文字信息的补充,脱离了图片的绘本是无法让人理解的,有的绘本甚至只有图片,称为“无字绘本”。举例子,《动物小镇的一天》
这本书属于一种无字书,描绘的是动物小镇里发生的形形***的故事。其实我们也根本不需要文字,从图片中就能找到时间,看到地点,以及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的一天都发生了哪些精彩的事情。
1.视觉性
绘本是一种视觉文学,通过色彩和图案构成的视觉形象来象征世界,让读者从视觉途径去解读。这是绘本最本质的属性,即“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
2.儿童性
绘本的内容符合儿童的兴趣、年龄,贴近儿童的生活或源自儿童的想象。
3.双重符号性
图画与文字是绘本的双重符号系统,绘本是图画和文字高层次的完美统一,两者间的关系如下:文字先入为主,提供了如何理解图画的线索;图画证实了文字的信息,提供了句子的对应物。
我们常见的普通图画书,虽然有图有文,画面也十分有趣,但是这些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书中的画面不具备“图画语言”功能。比较典型的就是教辅类图书与教材。所以要注意与儿童绘本区分开来。
阅读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良好的阅读力会让孩子一生受益。越小的孩子越好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如何培养低幼孩子阅读,著名阅读推广人阿甲老师总结了十字诀。现介绍几种:
1.唱: 有些书是可以唱出来,以歌曲的形式来引导孩子阅读,会更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干什么》,可以在网上找一找音频,很容易学会。
2. 演:如果绘本情节性比较强,场景性很生动,可以让孩子演一演。比如《小蓝和小黄》《大脚丫跳芭蕾》等等,都可以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把故事演出来,可以演整本故事书,也可以演故事中的某个场景。
3. 吃:这个方法是不是很新鲜呢?这不是真的要吃书,而是按照书中的故事做一做吃的,再让孩子吃一吃,让孩子看到书的多样性。比如看了《石头汤》这本书后,可以和孩子一起煮一煮自己的石头汤,看了《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可以让孩子吃一吃番茄。
4.画:既然是图画书,和画的连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有些书本身就设计了画的游戏。比如《形状游戏》的环衬,就是用形状设计出一个新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参与画一画。
5.做:在《杰瑞的冷静太空》这本书里,主人公杰瑞通过制作自己的冷静太空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个自己的冷静太空,既可以提升阅读兴趣,又能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用上这些方法,一定可以提升孩子对阅读的愉悦体验。当然,用心的妈妈还可以自己去发现更多的方法。
欢迎关注“儿童写作屋”,了解更多亲子阅读的方法。
提到如何引导幼儿读书这个问题,很多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如何引诱孩子读书。
譬如家里视线所及之处都放上书,跟孩子像做游戏那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演,买一些有洞洞,有翻翻页的立体书,多去图书馆,绘本馆之类的地方,父母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读书等等。
这些方法当然都是很好的,但如果没有铺垫,直接就上的话,总让人觉得有些刻意,有些辛苦。
有没有什么更融于生活,更水到渠成的铺垫法?我想是有的。
我这里说的主要指三岁以下的幼儿,父母给孩子讲绘本的读书方式。
让孩子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想要读书。我想首先应该做到,让他有能力读书。
能力是兴趣的第一步
对于幼儿来说,读书其实是一种比较高端比较复杂的能力,涉及到听懂词,看懂画,理解故事情节。对于一个还不会提问的幼儿来说,这里面任何一点没有达到,读书对他来说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最开始的时候常常不能理解情节,可以先从卡片开始。很多幼儿在一岁到两岁期间,对卡片的兴趣远胜于绘本。因为他们想要知道事物的名字。这是读书之前重要的一步。使用带图的识字卡片就可以,最好是真实图片,而不是卡通图案或者简笔画。孩子常常会听陪伴者念这些图片的名字听到入迷
这样的图片就很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3462.html
上一篇
文学流派书单图片高清版
下一篇
文学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