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是什么

  1. 诗词在唐宋达到了顶峰,为什么之后越来越没落?

诗词唐宋达到了顶峰,为什么之后越来越没落?

诗词在唐宋后之所以没落了,跟社会原因及其多元文化发展有关,元时杂曲杂剧繁荣,是因为元时***是劣等人,社会民族矛盾突出,诗词不足表达胸臆,而在诗词基础上兴起的元曲杂剧,更通俗口语化,便于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了***反抗元统治的武器了。

明朝为什么成为大部头章回小说的黄金期,这要归功于明成宗朱棣起用文豪解缙编了《永乐大典》,全面整理了古籍,激起了文人创作历史故事兴趣,***占了封面。

清朝虽做了大量古籍工作,但文字狱森严,所以其前期都是官方动作,乾隆文字狱稍敛,于是有了《红楼梦》和奇峰突出的画坛扬卅八怪,和谴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聊斋志异》等志怪(实是谴责)***和红楼梦续作,也万花纷争。

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各朝代因社会状态不同,文化发展各有特色,诗词创作也源源不断,只是元以后不是主流文化了。

该提问有两处错误,指正之后再进行分析

唐朝诗歌流派作者风格形式、数量等等方面考量,都是一次兴盛,所以唐诗为了诗这一文体的标签;而宋也是诗这一文体兴盛的时代,它没有沿着唐的老路,而是走了一种对内心的理性探索,形成了独有的宋诗体系。

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直接的观感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是对庐山的描写,唐诗有一种发扬的气势,而宋诗却是对哲理的思索。

然而,诗这一文体,元、明都不甚出彩,但到了清朝却又一次兴盛起来,在唐、宋之后,形成了独特的清诗体系。不论是对理性的思考还是对气度的描摹,甚至还有对社会弊病的揭露与影射,并不会比唐宋逊色。

所以,诗这一文体并不是在唐宋达到了顶峰。

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唐宋文学流派的创作得失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词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掉“游戏文体”的标签,地位不能和诗相提并论,其戏谑程度就是清朝严苛的文字狱都会不把它作为证据。

唐代小词其实只是这一文体的开端,从白居易、张志和等人的作品可以看出来,并不成熟。至于传说中的《忆秦娥》等质量较高的词作,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出在李白之手。

宋代是词发展的一大节点,出现了苏辛词这种独特的词路,是唯一一个能把词抬到和诗一样地位的康庄大路,但可惜并没有继承下去,词的转变也就最终没有完成。而宋朝的覆灭,更是令这一文体还没有成熟就被摧残了。

清词其实是词这一文体最终成熟的时期也有很多著名作家和流派,如陈维崧以横绝著称的阳羡词派、张惠言以兴寄为旨归的常州词派,还有以纳兰为核心的京兆词人群体、朱彝尊开创的浙西词派等等,其质量不比宋词逊色。

第一个是由于元朝建立之初,取消科举制度。

个人认为:有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的外部因素,亦有诗词传承的内在因素。外部因素可能占七成。

内在因素有些表象非常值得思考:比如,为什么制定唐诗格律规范的人都没有传世作品?写诗论的人,为什么其诗作并不优秀?为什么有传世诗作的大师极少论诗,即使论诗往往也是点到即止?

诗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是自由。在自由的基础上,再具备音乐美,应该就是优秀诗词作品了。

诗词发现至今天的局面。是不是忽略了诗的本质?

通俗的讲:首先:任何文学作品都有他生存的社会土壤,比如《离骚》,作为语言,可能是说很多,但作为记载,要根据历史工具展开,由最初口传心授,到后期纸张映像媒介,所以,从字少,短小精悍开始,便于记载。

其次:跟社会制度风气有关,唐朝科举制度往往以次为题,选拔人才,不能不说这个问题也是推进诗词发展的动力,随着后期教坊传唱的关系,(跟现在流行歌曲也有一拼),逐渐发展长短句(大量出现在宋代,即宋词),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纸张印刷方便多了,后面又出现小令(元代,叫元曲),之后唱本***流行,再到民国年代五四运动开始,大兴白话文,再后来出现朦胧诗,之后出现武侠小说,近期穿越***等等,随时代市场,社会经济等等而变化,简约直白,方便更适合读者。现在如果有人再去写类似《离骚》,估计读者聊聊,如何形成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