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2世纪末建安时期到公园6世纪末隋灭周亡陈这四百余年的历史阶段,被成为未经南北朝时期或者六朝时期。
要了解六朝的文学特点,先要了解这事情的社会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荡,大分裂,大组合的历史阶段。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经历不小的变化。
六朝时期,南北对峙,兵连祸结,门阀制度盛行,阶级鸿沟愈深,民族冲突加剧。
儒学衰退,佛道大兴,玄风盛行。形成了一代社会思潮。而六朝诗歌,作为诗人主体和对自己人生的吟唱。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那就是主体意识加强,个性色彩突出,艺术技巧更进步。成为“文学自觉时代”的标志。
1,六朝诗歌从建安“五言腾跃”(明《文心雕龙》)开始,迎来了诗歌发展新时代。
建安后期,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曹魏势力最大。以郓城,洛阳为中心的建安文学凸显。代表诗人有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由于曹氏父子的爱好的鼓励,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多才之士。
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比较广泛,除了反应社会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建功立业,拯救黎民的理想抱负,还有很多表现游子思乡,思妇闺怨的作品。
风格上气盛力刚,生动健劲。被人们成为“建安风骨”或者“慷慨之音”。
2,魏晋之交的正始年间。司马氏专权排除异己。政治黑暗。思想界玄学星期。诗人们内心蕴藏着恐惧,大多选择远离现实,不问世事。于是醉心老庄,高谈玄理,纵酒狂放,寄情山水成为风气。代表有阮籍和嵇康。阮籍进一步滚固了五言体的地位,嵇康则继曹操之后,使四言体放出余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3572.html
上一篇
文学作品中语音双关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