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富兰克林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1.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如何理解贾平凹所说的“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于贾平凹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有色眼光:他本人就是孩子出身。这是他对自身生长的环境、经历的时代,一路而来的经验之谈,也是对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的历史和现状的观察结果。这是一种虽未免粗糙、却自有其道理的人性论。它的立论基础,是从外在环境对人的***而言的。

富人的社区温暖宁静、彬彬有礼,而贫民窟里处处是械斗和辱骂,并不是因为富人有多高尚,而是他们实在犯不着用这么直接的方式去得到什么

所谓“贫苦多怨,恨结恶缘”。一个凡夫俗子,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从外境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时,很容易个性偏激。最近,仅仅一个江歌案的***,就导致很多教育自己的孩子:先保护好自己,再谈善良公义。何况一个长期生活在贫穷环境中的人呢?对江歌案中被人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刘鑫,每一个谴责她的人,都会先说一句前提性的话:我恨的不是她当时没有走出来,因为如果是我,我也不见得有这个胆量去迎接凶手的刀子。——先保护好自身的利益,再考虑他人,这被认为是一个正当的、合乎人性的选择,那么合理的推论:如果一个人自己饭都不够吃,那么他更可能把自己的半碗饭让给别人,还是整天琢磨着从别人碗里多弄点来?

富兰克林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在买车票等公共场合,你常常看到成群结队大包小裹的农民各种插队跨栏、推搡冲挤,但这时你会发现,你很难把那套“不文明”的批判用在他们身上,那会让你非常别扭——这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语言。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讲文明,懂礼貌”这件事,并不能让他们多吃到一碗饭。

当然,如果社会大环境,是给穷人以尊严,那么这种情况就不易发生。但是,在一个“笑贫不笑娼”、贫穷就是罪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穷人要活得不残忍,实在很难。在一个价值颠倒、利益至上的大环境中,穷人的生活常常是***的丛林法则:他成天不高兴,对世界满怀恶意,世界对他也满怀恶意。一个恶性循环。

在热播的悬疑网剧《白夜追凶》里,第一个凶犯就因自身的贫穷和不幸,看到别人对幸福不珍惜,而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

富兰克林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才有人苦心劝告:千万不要对那些底层的劳动者——餐厅服务员、快递员、送餐者、保洁工、保姆们吆五喝六、随意驱遣,并不是他们比别人更坏,而是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们为了生活,看了多少脸色,积压了多少负面情绪。

那么“仗义每出屠狗辈,负恩多是读书人”,又怎么解释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同样可以说出的合情合理的“人性论”。

富兰克林是哪个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听到这句话,就感到非常的生气,因为贾平凹本人是从农村来的,本身就是穷人出身,说穷人总是对人残忍,仿佛就是在说,穷人野蛮不文明;仿佛就是在说,富人高贵,有教养。甚至有人还用仓廪足则知礼节,贫贱夫妻百日哀,这样的话来进行解读

其实这个理解不对。贾平凹是在《画人记》中说到这句话的,因此应该理解他说这话的语境。人们不知道,贾平凹在这里,其实是援引一位叫邢庆仁的画家的话。

作者说的是朋友,实际是自己。他说:

而邢庆仁和作者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们敦厚善良,精神上同时是富足的。

他借朋友邢庆仁的嘴说:

有人断章取义,说贾平凹认为穷人总是奸诈,穷乡僻壤出刁民;其实这并不是他的原意。他的意思是“精神上”自给自足的人,一般会善待他人;相反,精神上贫瘠者,很难指望他温柔。这贫富,本质上是这个意思,而非上层人士多高贵,穷苦人家多恶民的“阶级论”。

同时,推荐读者看《高兴》。贾平凹是苦出身,在城里也看了许多人的人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有这样的人。但他们往往是内心空虚,缺乏自信的人。对“上等人”既嫉妒又奉承,对不及自己者,想办法踩一脚,彰显优越感。

在《高兴》这本书中,刘高兴就不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和同乡到城里来是来拾破烂儿的,居住在城中村违规搭建的建筑里,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贫穷而变得对别人残忍。

人类历史的整个演变过程,从物质上讲,就是整体由穷变富;从精神上讲,就是由野蛮走向文明。这个在很长的时间上的尺度上的变化,但是在同一个社会,这种演变也在发生,就是“野蛮”和“文明”程度在社会空间内分布,最终导致穷人的生活显得“残忍”,富人则“温柔”。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残忍”还是“温柔”,跟道德都是没有关系。穷人做了盗匪,可以“残忍”地去抢劫、***、放火,但是富人“温柔”地作害的时候,可能对这个社会的破坏更大更强。穷人一次为害,可能只能害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但富人作害,却可以让一村人、一城人乃至于一国人都陷入危机,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并且,相关研究也发现,富人相对于穷人,更会灵活利用自己的所在的社会关系、性格上更加反复、为了求利也更容易破坏公认的道德准则——所以,要成为富人,一定程度上都要和“好人”这个属性离得远点。

比如从历史上看,奴隶贸易,就是开化的、文明的资本家(富人)对非洲穷人的剥削,整个殖民过程,让非洲人口大减,路上死了数百万人,这种破坏,就是富人之害;比如,从国际政治上讲,美国打着各种好听的旗号,到全球各地扶植符合自己利益的***,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严重阻碍了其本身的发展,这根美国背后的“富人政治”也是大有关系的。

另外就是,穷人的“残忍”并非是普遍的,大多数人都是老实本分之人;而富人的“温柔地作害”,则是比较普遍的现在很多很有名气的中国企业家,你要是敢去揭个底……

“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这句话出自贾平凹先生散文《画人记》。在有书君看来,如果不去考量这句话产生的具体情境和因果,这应该是对所谓“穷人”伤害至深的一句话吧。尤其是对于你我这样一直处在“穷人”位置的大多数。

如果说想要深入理解这句话,请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来历”。

这句话是贾平凹先生借着书中人物邢庆仁之口说出的一句话,庆仁紧接着的下一句话是——“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他说,“你想想,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

结合上下文,有书君想与你谈谈自己的见解。

所谓“穷人”,究竟残忍在哪呢?原来,“穷人”大多喜欢抱怨并且悲观消极,对自己本身要求不高、自尊心却奇高,极为看重别人的评价,这本身就是很累人的一件事。不知是否来自于生活的压迫,在某一些***处理上上时常显现出阴谋论,自怨自艾不说,还很灰暗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怨父母没人脉、怨自己没本事、怨别人有后台。当觉得自己拼尽全力却还是被金钱所掣肘、有志而不得时,便把自己定义为生活中的loser。正是源于对自己不认可、不接纳,这造成“穷人”对自己最大的残忍。长此以往生出的牢骚和愤懑不仅使得自己被不良情绪所***,对他人也变得更加苛刻,常常精于算计、害怕自己被坑,使自己表现出对他人“残忍”的一面。

在暂时找不到积累财富的方法时,有书君觉得不如我们先来补充自己,让自己在精神层面富起来,凡事内求,就会快乐很多。

我们身边时常也会出现另外一种“穷人”——他们朝九晚五、时常需要加班至夜深人静。在生活上同样并不富裕甚至偶尔还会陷入困顿,但他们懂得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在八小时之外求发展。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业余生活,所以并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也并不害怕独处;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哪怕没人在乎。虽然“穷”,但内心充盈,这样至少不会让显得自己穷凶极恶。当自己的内心充实丰富,全世界才会将我们温柔以待。

首先,他们情绪更加平和,不会让自己在犹豫和纠结中内耗。他们拥有的不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幸福赚钱的能力。富人往往都掌握基本得理财方法,有良性的消费观念,相比商品的价格来说更追求品质。他们时间观念强,有明确的目标,懂得把时间高效利用起来,即使是坐拥百亿身家的超级富豪,也依然夜以继日的在学习、在上进。他们热爱生活,喜欢分享,不愿意去计较很多。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很高,反而对于他人更有包容心。富人最会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且懂得感恩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