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边塞诗
边塞诗指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边塞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相关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军民生活、爱情、自然风光等等)。那边塞到底是指哪呢?边塞指的就是边疆。有些地方特指边疆地区的要塞,如山海关、嘉峪关等具体要塞地名。后泛指边疆,如现在我国的东三省、内蒙、甘肃、新疆、***、广西和云南,这些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边塞地区。很显然,边塞与中原地带相距较远,有点异域风情的味道。
了解了边塞,为何扯到诗了呢?要知道,诗人创作的灵感是有限的。而边塞迎合了广大文人的需要。特别是隋唐期间的一百几十年中,由于边境战争的频繁,疆土的扩大,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对边塞生活开始了解了、感兴趣了,对边塞不仅不感到那么荒凉可怕,而且还感到新奇。于是,诗人来了!!就像我们现在的作家到处去***风一样。有些文人很接地气,在边塞进行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和工作,从这一点来说,尽管之前的诗人没有作协体制,但接地气的文风还是非常足的。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从这一点来说,有点像当代的打工诗歌;呈星火燎原之势。在唐代,边塞诗成了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那创作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哪些呢?主要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等。包括李白同志,也没有抵挡住边塞的诱惑,如创作了《关山月》《塞下曲》等作品。当然,还有杜甫等,到宋朝,范仲淹也写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边塞诗反映了边彊地区的军民生活,自然风光及军旅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起于汉魏六朝,盛于唐宋。烽火战乱的年代,造就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人,他们的诗,意象宏阔,基调昂扬,大多以雄浑,豪放,浪漫,悲壮著称。
|其中脍炙人口,传诵最盛的有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杨炯的“宁作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极为经典,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还有许多名句,这里只能挂一漏万,不再赘述了。
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有:高适,岺参,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卢纶,陆游,李贺,王维,李白等。
。
边塞诗是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内容的诗歌流派,它的高产期在***盛世。主要诗人为高适、岑参、李颀,及三王王昌龄、王翰、王维等。
边塞诗的风格雄壮豪迈,慷慨激昂,主要描写战争场面、边疆风光、思乡怀亲等内容。特别是盛唐时期,不少文人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使边塞诗歌大放异彩。下面来看看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共六首,这是其一。诗从天山雪开始,极写边地的苦寒和军旅生活的紧张。雪是积雪,柳是笛声的曲子。将士们和衣而卧,战事随时到来。最后两句一转作结,表现了将士们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后面紧接着八月飞雪,这在南方人就感到奇之又奇。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壮美,富有浪漫色彩。以野外雪景做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反复内外描写,从物我两个方面,再现了边塞的战争生活,雪地风光,和诗人送客的独特场面。
高适的《燕歌行》,它不仅是高适的代表作,而且也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这里就不一一细说。
谢灯友诚邀!
边塞诗是唐诗中的佼佼者,能与王,孟山水田园诗争锋!
其特征:大气谤簿,沧桑沉郁,荡气回肠!代表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王瀚
岑叁,高适等
我最欣赏王之涣《凉洲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意境高远,回味悠长,流连忘返。
诗鬼李贺名篇马诗亦是边塞诗不朽精品: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勾。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自喻干里马,饱含报国之志,弛骋大漠建立功勋,壮志凌云,可歌可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3807.html
下一篇
比较文学的几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