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西方写丑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1. 有人说在丑书当道的今天,何为丑书?该如何区分?
  2. 历代“丑书”书法家知多少?

有人说在丑书当道的今天,何为丑书?该如何区分?

真正的丑书应该是1.脱离汉字最基本的结字原则,只追求狂怪,甚至失去了汉字的辩识性。2.与传统笔法失去衔接性,只是任性涂抹,完全无技法可言,丧失了审美情趣。3.违反传统章法美感因素,为形式而形式,特别在草书中,章法不是情感的抒发在挥写中形成的,而是书写为章法构成服务,造成似画非画,非驴非马的书写样式。4.书法不是展现书写者人格、情性,而是故装疯癫,把字写成怪胎,与传统产生断层。凡此种种,皆属丑书。

近些年来,关于丑书的讨论越来越多,我认为关键的任务不是去批评丑书有多么不好,多么糟糕,有多么害书法、害艺术,而是要厘清到底什么样的书法是丑书,丑书的存在为了什么。

我认为丑书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没有法度,空谈技巧、空谈所谓的虚理念,什么文化内涵,什么艺术高度、个性和创新

西方写丑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要把握了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理清什么是丑书了。许多人之所以整天强调丑书不好定义是因为他们从来都懒得去定义,也害怕去定义。

中国书法,不同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门类,中国书法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而在书法艺术中,能够定义书法的,绝对不是现在那些人整天嚷嚷的东西,也不是从西方搞来什么洋理论就可以定义的,能够决定中国书法到底是什么的,不是未来和当下的人怎么想,而是看过去他的样子是什么。

所谓懂得历史、过往和传统,才能定义当下、未来,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书法来说,更是如此。

西方写丑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拥有强大深厚传统基础的书法艺术,其更多的概念指向于过去。

而纵观书法史,对于书法艺术来说,写书法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价值观,有什么样的认知,都是不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看这个书法家,他对传统、对于法度的尊敬和敬畏的程度如何。

你能说过去那些整天喜欢女人裹小脚、强调男尊女卑的人,他们写的书法水平好坏和这些理念有半毛钱关系吗?

西方写丑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没有关系。

丑书是个伪命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丑书”这个词甚嚣尘上,对于不顺眼的书法动辄一句“丑书!”然后便大加挞伐。

然而,话说回来,这样的说法本身也是没错的,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不一样,自己看不顺眼的东西确实就可以说是丑的。但是为什么很少听见“丑画”、“丑雕塑”或者“丑音乐”、“丑歌剧”,这样的说法呢?

大概是凡是中国人,或者说凡是识字的中国人都十分真诚地、笃定地认为自己是懂书法的,无比自信地认为自己有一套鉴别书法的眼光——包括我们村都过几天私塾的二大爷,都能够对着一幅字饶有兴趣地评头论足。

但是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比如油画戏剧、音乐,大家都能够保持一种“不懂不乱说”的谦虚态度,哪怕是街头拉二胡、吹唢呐的都会有一种恭维态度,哪怕水准很业余,也能保持一种起码的尊重——“二胡拉的真好,真厉害。”这种尊重来自于不懂,并且知道自己不懂,只能从浅层次上的感性认识来判断好与不好,而且绝对没有“丑音乐”、“丑戏剧”之类的指责。

书法就不一样了,大家都会写字,就觉得自己自然而然具备辨别美丑的绝对能力,就像看美女一样,美丑似乎一目了然。

所以说,如何界定丑书,没办法界定,只能说你觉得丑就是丑,你觉得美就是美。眼力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美丑妍媸也就不同。

配图与文字无关

本身书写者并不具备书法笔顺,间架结构,传统书法笔划的基本功训练,真草隶篆各种书体更不会写,不要说字里行间融入个性的创作,说白了就是对书法一窍不通,还要***成大师,故弄玄虚,运功行气,出尽洋相博得眼球,自然写的东西就是丑态百出,以此给人造成一种神秘,高深莫测的感觉,云里雾里的就成为了书法***,写丑书的人百分之百都是这种人,这种人写出的字,百分百就是丑书!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前段时间国人以媚为美,于是,男人也涂脂抹粉,衔环戴钉,几个比女人还女人的人物被推上了美的巅峰,他们美吗?很美!我见犹怜啊!楚楚动人啊!



可是,清醒的人会排斥它,失去了男人的刚与强还是男人?问题是太过注重了容颜就失去了实的质啊!宠成的偶像没有演技!



我们平心去论,这到底是美还是丑呢?



书法也是如此,书法最排斥的就是媚俗,那么所有媚俗的就是丑!把书法写的花枝招展,妩媚多姿的,那真是要多么俗气就有多么俗气。



还有一种丑书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所谓书法家,用尽各种手段去掩盖浅薄的功底,临不好帖的托词是意临,写不好字的掩饰是创新,这些人就像那些依靠强大媒体的演技低劣的演员一样,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浅薄无知!



书法是一种要求功力,要求审美的艺术,没有功力审美再强也不成,有了功力,审美不行也不可以登堂入室。


一位合格的书法家,既要有深厚的书***力,又要审美卓荦!

历代“丑书”书法家知多少?

丑,美。没有标准。没有界线。。。书法更是。“美书”书法家也可能写出一些丑字,而“丑书”书法家也可以奉献出一些“线条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取长补短。。。我不赞成简单的否定或肯定。。。

谢邀。何为丑书?不堪入目,不合当代审美标准的书法作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貌丑实美。乍看如杂乱无章,经人引介,始知是功夫之作。谋篇布局,入情在理,笔力劲健,功夫深遂。如唐朝和尚张旭之狂草,用光头沾墨疾书,饮酒大呼瞬间而就,初始不被接受,继而成时代珍品。第二类,貌丑之作。1、精心布局。如纳西族一些道德文章,医学杂记,用一些别致的符号和不甚合格的书法写出。虽不合书法之美,但层次得当,言之有物。2、成心布局。看惯了追求美艳绝伦的文字,产生视觉疲劳,想另辟磎径,整一些天书般的蝌蚪文或简单的其他文体,让一般人厌倦,好奇者寻根问底,自成一体,表意清楚。第三类,败笔。1、俗人败笔。蚂蚁串豆腐,提不起来,自生自灭。某些文字得以流传,只因所记内容重要。2、名人败笔。不管哪类名人,皆有信众,于是嬉笑怒骂皆文章。成功作品自有正规渠道流传,败笔多由信众流传世间。这是有人概问世间丑书知多少的真实原因。例如清朝著名诗人龚自珍文笔了得,但书法较次,其书法因文笔之故被人视为珍品而流传。即使名书法家,其成功的代表作不过有限份,其他则为层次不同的败笔,却为信众收录以为宝。

请批评指正。

咸阳郑秦云

这个题目意思。所谓丑,它的相对面是美。而美与丑,并非是有严格的界定。它取决于你的审美意识。你接受的是什么样的薰陶,就会以你所受到的美学角度为审美取向。

用苍蝇和蜜蜂来解释美丑,最能说明问题。我们只能去找同类,而不是去指责苍蝇的追求。

苍蝇实际上也在嘲笑蜜蜂。它们对蜜蜂的选择斥为不懂情调,只会沿袭守旧。没有创新。蜜蜂别以为选择的是光艳的花朵就是正确的。苍蝇可不这么认为。要知道,苍蝇的量,要比蜜蜂庞大的多。

如果你非要去纠结苍蝇的爱好,会让自己心塞气堵,不利于身体健康。就和学习的初衷相悖。

再有,我们很熟悉的一句话:鲜花插在牛粪上。我们在为鲜花惋惜为什么不插在花瓶中的时候,有没有人去问一问鲜花的感受?如果鲜花会开口说话,它会说:是的,在花瓶里会更漂亮一些,但牛粪中有花儿生长的养分。


寻找自己的同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才是我们[_a***_]的常态。愿你跟着蜜蜂🐝寻找艳丽的花朵🌼🌹。


丑书是当代才出现的,历史上不存在丑书。这是因为中国自现代以前的启蒙教育就是写毛笔字,从描红开始到摹贴再到临贴,有一套完整的书法教育,与文化教育同步。因此,凡是能够书写的,无论书写水平如何都能够以传统经典为书法审美价值,不会"离经叛道"!现代由于硬笔书写出现,脱离了书法范畴,书法教育也与学校教育分离,书法成了专门的一项教育。整个书法教育体系崩溃,书法教育只是个人私下学习活动,书法不再普及,大众对书法的审美也不再普及。这样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以创新为名,剑走偏锋,搞怪搞丑,吸引眼球。加之,我们落后太久,文化不自信,一些书法界名人生搬硬套西方美学,评价书法,让书法创作走入歧途,导致反传统的东西受到吹捧,丑书成了书法旗帜。可以说丑书,只有在现代才出现!即使傅山提出宁丑勿美的口号,但是他的丑是指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宁愿拙一点,率意一些,不要刻意为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