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解析诗歌

  1. 什么是诗歌?诗歌具有哪些审美特点?
  2. 郁达夫的文学批评理论具体指什么?有何价值意义?

什么诗歌?诗歌具有哪些审美特点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的一大类别。在我国古代,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是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沸腾的感情波澜的产物。在内容方面,要求高度集中、概括,并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形式方面,语言必须精炼、准确、富于表现力,同时要有鲜明、和谐的节奏,遵循一定的韵律规则,使语言表现出强烈的音乐性。

诗歌是各民族文学中最初的和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在长时期历史发展形成很多种类。就内容、性质而言,它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按形式分,它又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新体诗、旧体诗,有韵律诗、无韵诗等。

文学理论解析诗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邀!

所谓诗歌,其实是先有歌,后有诗。劳动创造世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人类随着语言的産生,歌也就産生了。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如"兮"等,再加上语言,就成了劳动歌声了。歌离开了劳动而进入口头创作,并向叙事发展,就産生了人类最初的诗。诗的意义记忆,记录和抒发怀抱。后来诗和歌的概念逐渐混同起来,就笼统地称为诗歌了。《诗经》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古典诗歌总集。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好诗歌,这些诗歌是灿烂的明星;这些诗歌是艳丽的鲜花,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为新时代文化艺术添光加彩。诗歌的主要审美特点(思想意境是主要的,在此不多述),就是韵辙问题,也就是平仄问题。我们常说:曲艺要"合辙",诗歌要"押韵",什么是合辙押韵呢?就是诗歌每一句的句尾字都合辙,如:满心暖,照心间。破私念,公在先。句尾字暖,间,念,先,这四个字的声母虽然不同,但韵母相同或相近,都有一个共同的收音"an"。所以念起来合辙顺口流畅。再如:咱们的干部,是咱主心骨。事业的带头人,咱信得住!其中的一,二,四句押韵,部,骨,住,也是声母不同,但韵母相同,都有共同的收音"u"。所谓的合辙押韵,也就是平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创作诗歌也就可以入门了。其它的问题也会随之迎刃而解了。

个人认为:诗歌就是用简洁优美的文字、朗朗上口的旋律,表达一种情感事物、思想或哲理。诗歌的审美特点有:一是文字简练,用最少的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抽象性,诗歌用比喻、夸张、比兴等手法,营造一种抽象朦胧的美。三是优美的节奏和旋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四是思想感情凝练,诗歌虽短,却能表达完整凝练的思想感情。

文学理论解析诗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权威就是诗歌,比如《诗刊》,他们说你写的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汪国真就是例子。

――――

#微小说# 潘金莲写诗

文学理论解析诗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话说金莲与武大离婚以后,本想嫁于西门,无奈西门老婆凶悍棒打野鸳鸯,金莲无法加之名声扫地,一人寡居,生活拮据。

一日听闻某女写睡诗成名,获利颇丰,想想自己也是名人,遂与一网络推手合盈,申建自媒体,然不善言辞,便胡乱写些分行文字,不想一夜爆红,成为焦点人物

面对滚滚财源,金莲感慨:名人真好!


个人简单认为:诗是一种浓缩充满想象语言精练含蓄的文学形式,***用了如拟人夸张比喻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作者情感的文字艺术。

古今中外有多种说法,如:《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也。″;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实义。";袁枚《随园诗话》″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亚里斯多德《诗学》为"诗是叙述或然之事及表现普遍的。";雪莱在《诗辩》中为"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等等,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诗作了各自阐述。

具体专业的定义以下较全面:诗,是一种能够集中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抒发复杂的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它是诗人用浸透感情的、有内在节律的、形象而富于质感的语言,通过比喻、化物、象征、拟人、夸张、通感等一系列手段,把某种独特的感受抒发出来的表达方式。它是深刻的思想和饱满的感情在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交融在一起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精炼且富有感染力的艺术。

诗的特征是:语言高度凝练情感表达形象丰富反映生活、语言美有一定节奏和韵律,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之美、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郁达夫文学批评理论具体指什么?有何价值意义?

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除了是一位作家之外,同时还是一位[_a***_]批评的实践者。针对“人的文学”这个命题的提出,郁达夫进行了自己的思考,“人性”和“天才”论就是他回应这一命题的理论实践。对文学中“自我”的推崇和重视,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浸染的根源,同时也与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分不开。这种基本的文学观支撑着他在文学理论批评实践活动中一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立场,成为一条较为连贯的线索。但他并不是一个固执己见的独自者,在坚持自己的文学观核心的基础上,他对无产阶级文学、大众文艺等现象做出了肯定的评判。 郁达夫一直有着自觉的批评意识。他对文学批评地位的认识经历了由“第二义文艺”向“第一义的要事”的转变,经历了由认为文学批评是“天才的赞词”到认为批评家与创作家并重的转变。转变过程显示出他与时代、文***流展开对话的姿态。郁达夫的批评态度重率真、宽容和同情。其中,以“真”为核心,以宽容为原则,以同情为方式。三者连贯一体,不可分割。 郁达夫的文学理论批评文章大多不拘一格,篇幅上有长有短以显示他对某个文学问题的思考深度不一;主题上有就文学创作问题展开的,也有就社会政治现象而发的,还有对文学史阶段性成果做总体梳理的。这些显示出他在文学批评实践活动中对活的文学现象的关注与自觉思考。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他首创了自传体***形式,进而丰富了文学创作体裁。他敢于在文学作品中对传统封建礼教的观念提出挑战,批判了腐朽堕落的封建文化他的文学作品中,善于用悲凉消极的意象,来反映世事的黑暗腐朽,进而表现出社会底层人民的辛苦生活。

他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天才论,情调说,对自我个性的关注。关注。

他文学方面的特点是有社会政治现象而发,对文学史的阶段性成果做总体梳理。

要讲全面很费劲的

指的是郁达夫所写的关于文学理论的论述著作,主要阐述了他对于文学的看法,比如“人性”和“天才”的论述。文学批评和文学是相辅相成的,有很多好的作家作品,都是通过文学批评推介出来的,而且批评评论大家可以归纳总结当下文坛的主要潮流,让作家自身也了解自己作品,让读者可以多方面的解读作品,可以说文学作品包含三个要素:作者写出来的书籍,读者,文学批评,三者兼得也可以理解是完整的作品了。

郁达夫是我年少时喜欢的作家。尽管现在看来,他的很多***有着不健康的心理,并不适合年龄太小的人看。其实我认为他的散文写得更好,至于文学理论,则不是他的所长。

曾经贵为风云人物的郁大作家,真不知道他对文学批评理论有何价值和意义,恐怕人们更愿提他那娶杭州第一美女的情史。

但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不能抹杀。他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第一本现代文学***集,而且曾经有人赞其为能与鲁迅比肩的文学天才,这点尽管让人以为有些过誉,但也说明郁达夫确实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郁达夫的创作,基本上都是对自已的自我表现,也就是自传式的文字。无论是***还是散文,当然就更不用提日记,文字中都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他的文字都表现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甚至愿意敞开心扉,自剖隐私。这种毫无遮掩的写作方式,曾引起大众骇然,但由于其消极颓废,受到过不少人指摘,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喜欢。

他对卢俊,王尔德的作品有过评论,也对当时日本文学发表一些看法,恐怕都不能达到理论的高度,尽管有些价值,但意义实在不太,因为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

作为与郭沫若成仿吾一起将创造社经营得轰轰烈烈,没有一定能力,不可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只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原因,不能得到发展,而且不得不停办,实在让人惋惜。

郁达夫死后被追认为烈士!命丧南洋,死于日本人之手,让人无比痛心!时间的流逝,还有人记得他的作品,可以证明其文字是有生命力的。特别是那篇《迟桂花》的***,能算经典

也许这样的回答有点不合题意,但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郁达夫。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