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学作品都常说到这句话:“时间能治愈一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比如一个人失恋了,刚开始时特别痛苦,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地痛苦的感觉也淡去了;还比如一个人痛失爱子,刚开始时痛苦到觉得全世界都崩塌了,但是一长段时间之后,痛苦的感觉也能慢慢消融,可以照常生活了。
这样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又是为什么呢?
因创伤***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不是一个静止状态,而是不断地波动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情绪,悲伤、愤怒、无助、羞耻等,都不可能时时刻刻处在情绪的高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这些情绪也会缓慢地淡化下去。就像身体受伤而产生的疼痛感,也不是随时都在高点疼痛,而是在时间流逝里慢慢地淡去。
由于痛苦情绪的这种不断波动发展的特质,会使得经历创伤的人们,也总有体验到平静的时刻。当那些平静时刻来临时,人们的大脑会知觉为“危险正在过去”,进而放松了对痛苦的警惕,不再随时等着应对痛苦情绪的洗礼。这就使得人的情绪、思维和认知在某个时间里可以回到放松状态。
人们和创伤感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个悖论:当你看着那个创伤时,创伤的感觉会被放大;当你不看它,甚至主动远离它时,创伤的感觉反而被缩小了。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人们在物理距离,和身体情绪的体验上,都距离创伤源很近,沉浸在创伤感里,那么就很难从创伤里走出来,因为持续暴露在创伤里,会让人的大脑倾向于认为创伤一直在发生,始终都存在。可是如果相反,在创伤发生之后,人们能够和创伤源在物理距离上分开一些,创伤的感觉也会相应地变远,那么人的身体和情绪就会倾向于认为创伤在过去,或快要过去,那反而能帮助他们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平静,进而从创伤感里走出来。
这就是时间可以治愈创伤的原因所在。
2017年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江歌案里,她的妈妈没有选择远离创伤源,而是持续地把自己暴露在创伤里,这其实会导致她更难从丧女之痛里走出来,将来她会需要花更多时间处理内在的痛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