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在接受媒体的***访时,只用了一句话进行了概括:“一对男女疯狂陷入热恋,却因为二十岁太年轻而不能结婚;等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沧桑,却因为八十岁太老而不能结婚。”这是一本爱情***,这才是让期待已久的读者最不能接受的一点,马尔克斯写了一本庸俗的三角恋爱故事,如果这样的描述准确的话。但是,马尔克斯却选择把***的时代背景搁置在十九世纪,他看似写了一本古典爱情***,像福楼拜、巴尔扎克等人一样,这本***受到了法国十九世纪***传统的影响,故事从一场葬礼开始,幸福地以船上的“一生一世”的爱情誓言结束——天知道,最后那一句“一生一世”隐含了多少心酸的浪漫,两位老人将近八十岁,在一艘挂着霍乱之旗的船上,诉说着永恒的誓言,在大海里风雨飘摇,他们知道时日无多。真的应了那句看似俗不可耐的话,不管时空如何转变,爱就是爱,距离死亡越近,反而爱的越深。用马尔克斯的观点看,这就是一种恐惧之爱。在他看来,爱情***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始终会伴随着恐惧。恐惧失去对方,恐惧死亡,恐惧不爱,也许正因为这些时刻都处于恐惧之中的状态,让我们更为珍惜那些得之不易的小小快乐,比如诉说着爱情誓言的那一刻,死亡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了意义。
如果说他们的爱情超越了死亡,显得有些夸大。但是我总觉得马尔克斯描述这段十九世纪的爱情时,有种看透了世间的虚妄。时间和孤独才是理解这部***的关键词。***开篇中,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的死最终证明是***身亡,这是因为他曾经坚信“我永远不会变老”,他说这句话不是为了对抗时间,而是对抗衰老的身体,对抗孤独的宿命,他选择在六十岁那一天***。那个部分的描写如此动人,每次重读都是难忘:“他们经常谈起它,一同承受着时间流逝的痛苦,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阻止这不可逆转的岁月洪流。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以一种毫无意义的热情热爱着生活,他爱大海,爱爱情,爱他的狗,也爱她。随着死期临近,他越来越向绝望屈服,就仿佛他的死并不是当初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无情的命运使然。”命运无常,所以他选择了***对抗这种无常,而参加完他的葬礼后,我们的主人公,八十多岁的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却从梯子上摔死了。真是一个生命无常的最佳注脚,正是从他的非正常死亡开始,在他的葬礼上,他的妻子费尔米娜的旧爱出现了,他们试图重燃半个世纪前的爱情。故事从回溯中,从时间的倒流中,从悲观的宿命论调中开始了。
我们无法对抗时间与孤独的洪流,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爱情故事,以喜剧的模式,或者悲剧的套路,更甚至三角恋爱的狗血剧情。某种意义上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本危险的书,稍不留心很可能落入俗套,但是因为出自马尔克斯之手,反而有了种奇异的魅力。它融合了平庸与奇妙,陈腔滥调与寓意深远,通俗爱情与永恒时间,年老与死亡,生命与宿命,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百年孤独。
“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
这句露骨的话来自于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今晚刚好把它读完,这本书***冲击了我的三观,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看书名,我们便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弗洛伦蒂诺的穷小子爱上富家小姐爱费尔明娜,通过写信获得小姐芳心,却不料遭到富家小姐的父亲阻挠,爱费尔明娜被父亲带到乡下去生活了一年多,等她回来的时候,她认识到自己和弗洛伦蒂诺是不合适的,过去的一切只是幻象,于是拒绝了对方的求爱,并很快嫁给了乌尔比诺医生,与之生儿育女,平淡地过了五十多年。而弗洛伦蒂诺并不死心,他一边“***”着和他苟合的女子,一边等着乌尔比诺医生死去,自己能够取而代之。在故事的最后弗洛伦蒂诺如愿以偿,抱得迟暮美人爱费尔明娜而归。
这故事最让我震惊的地方在于,弗洛伦蒂诺在五十年的时间里除了脑袋思念爱费尔明娜外,身体并不曾闲着,他四处猎艳,即便到了七十六岁高龄却依然每周末都哄着远房亲戚那不到十八岁的女儿与之交欢。他甚至把每一段所谓的恋情记录在密码本里,五十多年记录了二十五本,他一共睡了622个姑娘。但当他与爱费尔明娜要有进一步关系之时,他面不改色地撒谎,说自己为了她一直保持这童身。
我无法理解马尔克斯的爱情观,这种所谓的灵魂之爱,是真爱吗?爱一个人,难道不是应该全身心地为对方保留,而不是仅仅只保留灵魂的纯洁吗?
想来我是个俗人,在我的世界里,爱情是灵与肉缺一不可的。仅仅只有肉体的结合,却没有灵魂的契合,那样的爱情不过是泄欲的***理由罢了。而仅仅只说灵魂之恋,却放浪形骸,显然是一种爱无能的借口。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见过太多没有灵魂之爱的婚姻,两个人的生活就如同死水一般,虽然也孕育生命,但终究因为缺少交流而显得沉闷不堪,严重影响了两个人的生活。
而那些口口声声说着至高无上的爱情,私生活却混乱的人,往往都是伪君子,所谓的深情,不过是没有满足对求而不得之人的占有欲罢了,那并不是真爱,只是心理畸形的表现。
《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到最后女主爱费尔明娜并不知道弗洛伦蒂诺有二十五本记着他“罗曼蒂克史”的笔记本,更不知道他曾有622个情人,如果知道了这一切,她还会被那所谓的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所感动,还愿意和对方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吗?
显然知道真相的爱费尔明娜是不可能做这样愚蠢的事情的。在书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爱费尔明娜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出轨一个新教博士,爱费尔明娜怒不可遏,甚至离家出走,要远离丈夫。在爱费尔明娜看来,无论是肉体的背叛还是灵魂的背叛都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丈夫的一个情人尚且不能忍,她又怎能忍受弗洛伦蒂诺的622段情史呢?
在金庸老先生笔下那么多绝色佳人之中,有一个女孩子总是特别让人怜惜,她就是郭襄。16岁那年风陵渡口,一声大哥哥,从此山高水长,心里再也没能装下第二个人。一见杨过误终身,这样令人唏嘘的结局,很纯粹,又很伤感。
难道单相思就注定是一场悲剧么?不!今天有书君就要推荐一本***之作《霍乱时期的爱情》,它完全颠覆了单相思的固有剧情,脑洞大开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却别有味道的结局。
说起《霍乱时期的爱情》,就必须先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位哥伦比亚国宝级大叔的代表作是《百年孤独》,当年不仅带火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更是让作者大大捧走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大奖。
爱情就像一场霍乱病症,上吐下泻,头晕眼花,全身无力!
《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尽了天下所有的爱情有野蛮的,有恭顺的;有显示出强烈的欲望的,也有像孩童一样天真的;神秘的,***的,心智单纯的,同时又有老于世故的,手段高明的欺骗!
阿里萨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和女主费尔明娜陷入了疯狂的苦恋,暗通曲款两年多。由于费尔明娜父亲的疯狂拆散举动,被迫和医生胡维纳尔结为夫妻。
而阿里萨一直无法走出对于初恋的幻想,等了费尔明娜51年。费尔明娜在漫长的岁月里,忘记了自己曾经爱过阿里萨。
决绝就在阿里萨跟着费尔明娜来到市场场景里,在后面端详着她的优雅,她的早熟。他与久别重逢的费尔明娜说:“这可不是花冠女神该来的地方。”
费尔明娜在一霎那,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对自己说了一个弥天大谎,她爱他,只是为了忤逆父亲。她残忍地说了一句:“忘了吧”
而费尔明娜开始了新的生活,嫁给了德高望重的医生,她自从结婚以来就担起她的责任。好像她本该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50多年来,她一直做得很好!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很明显,它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一个在爱与等待之间的故事,男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医生乌尔比诺,女主人公费尔米娜·达萨三个人的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
***以医生乌尔比诺的死开篇,在葬礼之后,阿里萨向费尔米娜表达了那份等待了53年7个月零11天的爱,从年轻时的迷恋,到半个世纪两人的相遇,不禁让我慨叹:爱情真的很伟大,同时我又在反问,真的是爱情吗,如果是爱情,阿里萨为什么还要用623个女人来排解他的空虚?
在53年7个月11天的重逢后,费尔米娜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在后来的文字交流中,重新正视了那段尘封已久的爱情记忆,最后在船上,他们在一起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马尔克斯的笔下,他建构了两种爱情,一种是一见钟情式的,“因充满荷尔蒙悸动的一瞥而一眼万年”,另一种是门当户对,日久生情式的,“用家世背景相貌而量身打造却在漫长共度的时光里而历久弥新焦不离孟”。至于哪一个是真正所需要的呢,我们无从解答,或许就是这样,如果医生不死,费尔米娜和阿里萨就不会有结果,但是那份爱是一直存在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4162.html
上一篇
文学理论新编 教案
下一篇
歌颂宋代社会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