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有惩罚情节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1. 小说《红楼梦》凤姐协理宁国府,打迟到的二十大板前,为何写许多闲话?

小说红楼梦》凤姐协理宁国府,打迟到的二十大板前,为何写许多闲话?

《红楼梦》第十四回,写到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正好碰到一位负责迎送亲客上的人迟到了,王熙凤要罚她,她求王熙凤饶过,作者时候写到,这时候只见荣国府的王兴媳妇来了。

首先,高明的***中写作技巧之一,当写到某一个情节的时候,突然停顿,这时候交代一些别的细枝末节,跟前面所述的情节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他继续往下看下去,后面究竟会怎么样?就像我们看到这里都在想着王熙凤该会怎么处理这个人?可是要看这个结果,必须要先把前面的内容看完,而读者的好奇心,显然会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

第二点,当这位在请王熙凤饶过她的时候,我想王熙凤也在考虑应该怎么来处罚她,所以王熙凤要留出时间来,一边处理别的事情,一边脑子里还在不停的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犯了规的人?做到既能警示他人,又能显自己的威风,而王熙凤恰恰需要需要威风的人。这个思考的过程导致王熙凤看到这个违规的人,没有马上下决断,这也是一个成熟的人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会那么快的下结论。

有惩罚情节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点,我们知道王熙凤平常是荣国府的管家,这时候又协理宁国府,两府内的大事小事,他一起抓。作者在这里写突出他的忙,他正要处理那人的事的时候,荣国府的王兴媳妇来了,然后又是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来了,还有张材家的在旁边,这都在提示我们,虽然王熙凤在处理宁国府的事情,但是荣国府的那边的权利,她一点也没有放下来,王熙凤可是东府里西府里两府里的事情一手抓,这突出了王熙凤的能干,同时也告诉我们,王熙凤是一个不轻易放弃手中权利的人。作者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一大重点就是突出了王熙凤的能干。

当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以后,再来写王熙凤神迟到的打二十大板,把这件事情交代得有头有尾,把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形象,这才是高明的***家的出手。如果***直接写王熙凤罚那人打了二十大板,上述效果是不是都没有了?这样一想,是不是豁然开朗?

此处出现在《红楼梦》第十四回,凤姐已经协理宁国府好几天了,分工协作,互相监督,井井有条。这一天有人迟到了,这一个细节其实是要突显凤姐的性格手段。你看她说什么?

有惩罚情节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先发制人。点出迟到的这个人有体面,可能是平时地位比较高的管事,所以不把凤姐的话当回事。那人解释几句,已经有管事的来回话,王熙凤索性不理他,先处理其他事情,所以文中写了一些各处管事交接的事情,非常仔细,从侧面可以看出凤姐的精明能干。

至于为什么把这个迟到的人留到最后处理?

1.犯错的人心里必定是惴惴不安的,希望凤姐饶过,凤姐的不理会让他心上每分每秒都在煎熬,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这个慢刀子就是凤姐的第一步惩罚。

有惩罚情节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在那人煎熬的时候,凤姐有条不紊的处理手头上的事,把那人晾在一边,其实也是在警告众位管事,须得仔细处事,别犯在我手里头,我可不会给你脸面。

3.凤姐事情处理完后,料理那人前说:

恩威并施,俗话说的“杀鸡儆猴”,树立威望。***使这件事凤姐放过了,别人再犯时就不好处事了。众人看凤姐这几日和声和气已经开始偷懒了,凤姐正是借此立威。

可以说之前的所有事都是为最后的立威做铺垫,合情合理,不至于让众人心生不满,又达到了自己的威慑众人的目的。

我们先看王熙凤为何协理宁国府,第13回贾珍道,"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可求了。″由此王熙凤答应了贾珍的请求。

王熙凤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第14回。宁国府中都总管赖升说道,"那是个有名的劣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王熙凤是人未到威先有了。

贾珍道出了王熙凤的管理能力,赖声道出了王熙凤管理上的声威。

那么王熙凤如何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呢?用她自己的话说,"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这是把规则置于行动之前的。

作者行文至此,可以说完全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就是想看一看王熙凤的管理能力如何。可是行文中间却撇开一笔,用较大篇幅写王熙风怎样进行分工等工作,之后才终于写道,"各项人数,俱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友上的一人未到。″

至此,在我们读者看来,王熙凤应该马上实施措施整治***了吧,然而就在这里作者竟又插入了四项内容。下面我列举一下。1.王兴媳妇来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2.四个执事领牌支取东西。3.张材家的领取裁缝工银。4.张材家为宝玉外书房完竣,支领买纸料糊裱。但我们仔细看这四件事均是荣国府要办理的事情。

王熙凤待有条不紊地把这四件事处理妥当后,便才说,"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了好。″接下才把未及时到的人加以处置:打二十板,革一个月的钱粮。″

从王熙凤接受贾珍的委托开始,***就一波三折:王熙风有能力被委托,有传言是劣货,有自信来分工,在宁府行威令,听差的人未到要示法,荣府四件事又缓冲,王熙凤妥当后便惩治。

从听差者受惩罚来看,四件事之前的所有的事都是铺垫,他向读者交代了,王熙凤在管理上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四件事又是在紧张中的一个缓冲,更是吊起了读者想看一看王熙凤能力的胃口。

这样写来,有急有缓,把事情由低潮推向***,却又跃落后再推向***,不断吸引着读者,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心动,从中也得到艺术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