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离骚是什么文学形式

  1. 《楚辞》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楚辞》对中国文学史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诗经楚辞向来是相提并论,诗经是现实主义的开始,而楚辞则是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屈原开始,有宋玉模仿,加之汉代东方朔,刘向之辈所作之文共同构成了楚辞一书。而屈原是这一流派无可置疑的开创者。

他所作的《离骚》一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匹敌。对后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所说的”骚人“,”骚体“都是对他的一种致敬。

离骚是什么文学形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楚辞开始于诗经以后,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又把新的诗歌题材引了进来丰富了诗歌内容。尤其重要的是开创了与诗经相对的浪漫主义文学,成为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高山。

楚辞的发展对日后各种文学形式如汉赋,散文戏剧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赋的形成和发展本就是效法楚辞而来,其遣词用句之优美多受楚辞影响。而楚辞的述怀倾向和长短句的形式也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关于戏剧,因楚辞许多本就是用于古代仪式,有戏剧的倾向,所以对它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大。

楚辞在海外盛名已久,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和喜爱,他的译本也早已经流传甚广,海外对楚辞尤其是《离骚》的研究也在蓬勃兴起。楚辞对宣传中华文化作用也显然不可磨灭。

离骚是什么文学形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楚辞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可谓巨大,其中尤以离骚为突出!

后代习文者,大多以楚辞为临摹范本。这里尤以唐代为突出。我们从唐代文人作品身上看到了很多楚辞的影子。王勃的滕王阁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这样的句子在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很多,离骚中,“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成之所居。”,这两者的表现方法是多么的相似。李白,“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这两者的想象力又是多么的接近啊。

我们从宋词中也能看到很多楚辞的影子。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两者情感的抒发,简直如同一辙。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离骚,“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场景的描绘如共处一地。

离骚是什么文学形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我要说,楚辞是我国后代诗词歌赋的教科书,如同书法的兰亭序!


《楚辞》是长江流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的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到了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人模仿新诗体所创作的作品辑录成书,题名就叫《楚辞 》,因此,《楚辞》进而成为指代战国时期以屈原、宋玉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是楚 文化的产物,同时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屈原也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字记载的诗祖。

楚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绝对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历史***楚汉战争就是因为四面楚歌而一锤定音,从此开辟了大汉王朝的新纪元。

《楚辞》既包括楚歌,又包括楚诗,既然是新的诗歌体裁,同样是韵文的一种,汉朝的文人墨客通过改变《楚辞》中击节而歌的习惯,进而产生了吟诵,谓之曰赋,取义为“不歌而诵谓之赋”,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赋又称骈体文、四六句,同样是韵文的一种,需要用特别的声调来诵读,更加豪华,更加铺张,更加具有音乐的美感。

楚诗不似《诗经》那般整齐划一,也不似《诗经》那样的现实主义手法,它的形式近似于长短句,风格更加倾向于浪漫主义并且具有神话色彩。楚诗是汉诗的源头,同时也是五、七言的前身,对汉乐府、五言诗、七言诗、排律等有着较深远的影响。

《楚辞》和《诗经》各自代表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特点,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无论汉赋还是唐诗、宋词、元曲,都离不开楚辞和诗经的引领,而楚辞对浪漫主义诗派的形成更加具有深远的影响。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者。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