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根本就没有唯物与唯心这样的划分,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划分,至于原因,你懂的,我就不多说了。
至于哲学应该怎样划分,那不是你该操心的,因为这个谁说了也不算,说了也白说。
划分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的,根据认识或研究的需要,不存在应该或不应该如何划分的问题。对同一类事物可作多次划分,例如,用性别标准可以把人分为男人女人(或者还有中性人),用年龄标准可以把人分为老人、小孩等等,用文化程度标准可以把人分为文盲、小学等等……但是,每一次划分只能也必需有一个标准。
对哲学的划分也是一样,例如以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为标准,可以把哲学分为唯物唯物;以是否承认物质发展变化为标准,可以把唯物主义分为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等。
这个世界上,就存在二种东西,一是物质,二是意识。对这二种东西,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二者同时、平等存在的占极少数,认为其中一个是主导的人占绝大多数,这样就划分了唯心与唯物。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思维和存在为本源,物质是本源、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唯心主义、意识是本源,意识后有物质,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两者之间是根本对立的哲学。
哲学为什么要分唯物论或唯心论,归根到底还是理学,***心中都有一杆称,只是有反应快慢之别,反应快的人做错马上就反思回头,有些人做错了要几年才知自己做错了什致一辈子才知道错了才回头,如法庭是按条条匤匡来定刑罚的,为什么又有道德法庭加进去,这就是唯物与唯心的同时合理地存在于社会,二者并不冲突,道家的道经德经就是此理,就里有道理的情况下,要将心比心,不能得理不绕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4673.html
上一篇
在南京出版的文学作品
下一篇
叙述内容 文学理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