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肖氏是一位天才型现实主义作家,他对战争场面的把控,从细节到故事节奏无人能及,读时非常过瘾。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依然保留了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布局精妙,特别结尾那个故事,让人觉得世界被延伸到无限。同是马尔克斯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比《百年孤独》更容易理解,后者从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上校的内心孤独发展成家族七代人的孤独,进一步拓宽到拉丁美洲的孤独,人类的狐独,联系起来有点难,让人不知所措。
路遥著作的《平凡的世界》,一气读完,读得思绪沉迷,酣畅淋漓。读的时候,该部小说还没有被评为“茅盾文学奖”。
他能迅速让读者身临其境,深入每个人物的人生境遇和复杂内心,以及当时的社会和人文环境。能让读者有强烈的思想去了解、关注、探索一个年代。能让读者的脑海,持久留下***深刻的场景和主人公起伏的人生线条。
我最上瘾的就是《三国演义》。第一次读这部文学作品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当时上四年级,还是繁体字那种,被书中那种打打杀杀的场景吸引住了。男孩嘛,恐怕都喜欢这种打杀仗的书。
读《三国演义》之前,我就断断续续的看过连环画,1分钱看一本。什么《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英战吕布》《火烧连营》……觉得刘备忠厚,是好人;曹操奸诈,是坏人,所以不喜欢曹操。
文大革命开始,这书就成了毒草,***,看不到了。再后来又出了很多版本,我还收藏了好几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其中就有线装的,时不时的就拿出来看看。
我记得有一个时期,这部作品很是火爆,电影、电视、动漫,可我总觉得没有拍出那个“味”,与自己想像的差得太远。电视连续剧中鲍国安演的曹操尽管很到位,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把曹操那个“奸诈”味表演出来,不过瘾……
说实话,喜欢《废都》,并不是喜欢其故事情节,更不是所谓的性描写。而是被贾平凹的描写方法和文字所吸引。我个人认为《废都》是贾平凹所有作品中写得最好的一部,其他的不是蛮欣赏。
现在,在自己写文章卡住时,必然拿出《废都》找灵感。《废都》真是一本好书。
必须是《平凡的世界》!
那时候还是在高中,花十来块钱买了本陕西人民出版社的《平凡的世界》,书很厚,字很小,心很诚!
买来就马不停蹄地开动,如饥似渴地钻进书里。书里描述的是陕北农村的广阔天地,但作为陕南人的我一点也不陌生,那些生活仿佛触手可及。现在想看应该是路遥朴实文字的魅力,消除了隔阂,消除了与读者的距离。我一口气读这两百多万字的巨著,读后深深回味,久久不可自拔。
《平凡的世界》一直激励着我前进。你我注定都是平凡人,但我们不可甘于平凡,唯有不断学习和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才能不负这平凡人生!
这问题好。其实,我只是这个时代的一小人物,在茫茫人海中连一颗渣渣都算不上,写个自传有什么用?即便勉强为之,大约也就将《阿Q正传》改作《阿Q自传》罢了。《阿Q正传》有一个大文豪的作者,得以流传,***如我做一《阿Q自传》有谁来看?
但是,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还是蛮动心的,大凡有生命的动物都会有一种永生的渴求吧?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只有寄希望于“名垂青史”,而“名垂青史”最好的办法,如我鼠辈,大约做个自传,或许有那么微茫之希望——最好把自传书于碑石,而恰巧这块碑石又摊上地壳运动,被深埋于地下,然后几千年后出土,哈哈,那就巴适了。
好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要写自传打算怎么写?拟个提纲吧:
一、写写这个小生物的生命轨迹,供后世的考古学家研究“古代文明”,供后世的生物学家寻觅“古生物进化”……
二、写写这个小生命所处的时代变迁和风云变幻,让后世学者去“通古今之变”……
三、写写这个小生命所生活的时代,整个人类取得过怎样的辉煌和面临过怎样的困境,能留给后世怎样的参考,最好能弄明白人死了到哪了里去了,人类最终能走向何方……
好了,暂时就这样吧,夜深了,还是睡觉重要,不要熬夜。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4811.html
下一篇
文艺思潮文学理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