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婉是陆游的亲表妹,两人自幼熟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童年。年龄稍长后,这对璧人更加情投意合,常在一起吟诗作对,俪影成双,双方父母也愿成全好事,陆家便以祖传凤钗做信物定下这门亲事。
红烛摇曳,洞房花烛,陆游与唐婉如愿结发。婚后,二人更是琴瑟和鸣,形影不离。但久而久之,陆游与唐婉的过分亲密无间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整日与唐婉厮混在一起,只知吟诗作画,不思进取,不考功名,这都是唐婉的错。
后来,又有一位叫妙因的尼姑说陆游与唐婉八字不合,陆游“先是被其误导,久则性命难保”。陆母本来就对唐婉十分厌恶,妙因的话又让她信以为真,于是,她坚决要求陆游休了唐婉。陆游自然是不肯,但最终拗不过母亲的以命相逼,只能挥泪与爱人分手。(有一种说法是,唐婉是石女,不能生育,所以陆母才执意拆散有情人。)
唐婉被赶出陆家以后,爱侣二人依然难舍难分,所以陆游背着母亲在外面另置别院安置唐婉,一有机会他们依然你侬我侬,相伴相守。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后来也被陆母觉察,她恼羞成怒,干脆逼陆游另娶了一位温顺的王氏为妻,还让哥哥把唐婉也另嫁给了门庭显赫的***后裔赵士程。如此一来,陆游与唐婉也就是彻底断了情缘。
失去唐婉后,陆游一心准备科考,并高中魁首。但第二年春天的会试中,陆游却遭到奸相秦桧嫉妒(秦桧儿子也参加了同期会试),被恶意除名,仕途中断。
会试失利回乡后,陆游百无聊赖,信步到沈园游荡,只见百花齐放,只闻百鸟争鸣,到处春光无限,唯独***不再。正当陆游恍惚间,竟看到唐婉缓步而来,她风姿依然,她美艳无双,她顾盼多情,一切都似往常,唯一不同的是,站在他身边的男人已不是自己,而是赵士程。唐婉也看到了陆游,四目相对,千般柔情,万般思念,喷涌而出。但是,物是人非,也只能到此为止。
陆游远远地看着唐婉与赵士程赏花喝酒,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刚刚那短暂一瞥,在二人心中激起了长长的涟漪,陆游想起身问候唐婉,但无奈赵士程在旁边,唐婉想起身问候陆游,但无奈已嫁为人妇。最后,唐婉经丈夫同意,让丫鬟给陆游送去了一壶黄藤酒,聊表心意。陆游举杯饮酒,泪如雨下,提笔在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钗头凤》两首,让他和唐婉的爱情悲剧流传至今。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最早见于宋人陈鹄的《耆旧续闻》、刘克庄的《后村诗画续集》和周密的《齐东野语》。
记述陆游婚姻的三家观点,陆游母亲都是让唐氏被休的重要原因,然而最终是什么做了婚变的导火索,他们都未曾言明。19岁的陆游娶青梅竹马的表妹唐婉为妻,唐婉文静灵秀,温柔贤淑,善琴善诗。夫妻二人婚后生活幸福,琴瑟和鸣,可好景不长,陆游的母亲并不喜欢唐婉,陆的母亲看不惯儿子和媳妇婚后不闻世事,希望陆游可以发奋读书,光宗耀祖,认为是儿媳耽误了儿子的大好前程,关于陆游休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唐婉无所出,在封建古代女子服从三进三出,陆游的母亲正是抓住儿媳无所出为由顺理成章,让子休妻。另一种说法是陆游的母亲到寺庙占卜,以陆游和唐婉八字不合命数相克为由,陆游最终都难违母命,一纸休书休掉自己深爱的人,多年后,陆游回到了已经是“物是人非”的家乡,为了排遣愁绪,他常常游历于绿水青山之间,一天,他独自来到沈园,谁知碰巧遇见唐婉与夫君赵士程也相携游赏沈园,陆游在远处隐约看到唐婉低首蹙额,时时伸出玉手红袖与夫君浅斟慢酌。心中顿生五味杂陈,回想起以前自己与唐婉共同饮酒作对的日子,悲伤不已,于是提笔在粉壁上提了一阕“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綃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唐婉又一次游沈园,无意间瞥到陆游在墙壁上题的诗,她能理解陆游当时的心情,不禁泪流满面,并在陆游的诗后和了一阕“钗头凤”。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