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是辞书之祖。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尔雅》是现已知的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尔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第一部分(简介)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辞书,也是第一部训诂书,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从《尔雅》所解释的词语及引证的古书材料,说明现存《尔雅》不会是一时或一人写成,它应该是从春秋战国之际到西汉初年的小学家们陆续编辑当时解经说传的旧文材料,迭相损益而成,是一部集体编著的作品。
所谓“尔雅”,“尔,近也;雅,正也”。就是“近正”的意思。
“正言”是指虞、夏、商、周各代建都所在地通行的语言,也就是标准语,又称为“官话”或“雅言”。
近正,即是用雅言解释各地通用的方言俗语和古词语,扫除时间和空间在语言上造成的种种障碍,使之走向规范。
《尔雅》一书的内容相当广博,涉及语言、***、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天文、地理、音乐、建筑等众多的学科。
现存《尔雅》共分十九篇,所释词语按照不同意义类属,而分别归入各篇。
总的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解释的是一般词语;另一类解释的是专有词语。
前三篇为第一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