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题》唐·佚名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
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诗经》里描绘的表白特别能体现含蓄之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篇,写到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他的这份爱是克制的,他用琴瑟、钟鼓等音乐去打动自己的心上人,就好比今天男生抱着吉他去女生宿舍楼下弹唱表白。诗中的男子对女子一片痴情,但是没有做出“非礼”的行为,所以被后代许多人称赞,孔子对这样的“礼”的行为也是比较认可的。诗歌开篇写到的雎鸠鸟的意象,实际上就是爱情的象征。男子以音乐取悦心上人这样的表白方式,即使到今天我们也不觉得过时。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边城》是以上世纪30年代川湘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兼具了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以船家少女翠翠纯真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部优秀的作品。
沈从文在《边城》中这样描写翠翠: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的笔触极为含蓄、精炼,用笔平铺直叙,语气生动、质朴、简洁的语言,塑造出翠翠天真活泼、温柔清纯、善良可爱的形象,神形兼备。
由于《边城》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诗画般的环境描写所展现出独特的美学艺术成就,这部小说不仅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还被《亚洲周刊》推举为“20世纪中文***一百强排行榜”之列,在这一排行榜中,若以单篇***计,《边城》排名第一。《边城》还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并被选入十多个国家的大学课本。
我第一次读《边城》,是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后来又看过了好多遍***,最近一次读这本***,是在2018年。每次读这本书,都会被沈从文先生所讲述的故事和含蓄、优美的文笔所打动。
古诗词中含蓄优雅到极致之美的表白!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句话出自于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诗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红豆别名叫做相思豆,在骰子里面加入了红豆,就像我对你的思念刻骨铭心。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句话出自于《越人歌》是先秦时代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比较早的表达恋情的诗歌,山上有树木啊,树上有树枝,我心中喜欢你你却不知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引申之意便是,遇见过你之后,除了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古人一般用文雅优美的诗文来向心爱的人示爱。古人向喜欢的人表达爱意并非今日这般直白奔放,由于中国文化那种内在的含蓄美的深刻影响,决定了古人表达感情是委婉含蓄的。
长干曲四首》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这组诗的前两首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是那样的平凡,而表现手法却是那样的不平凡。
先看第一首的剪裁: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就是这样一点儿简单的情节,只用“妾住在横塘”五字,就借女主角之口点明了说话者的性别与居处。又用“停舟”二字,表明是水上的偶然遇合,用一个“君”字指出对方是男性。那些题前的叙事,用这种一石两卵的手法,就全部省略了。诗一开头就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现身纸上,而读者也闻其声如见其人,绝没有茫无头绪之感。从文学描写的技巧看,“声态并作”,达到了“应有尽有,应无尽无”,既凝炼集中而又玲珑剔透的艺术高度。
谢邀!从古到今,文人都是弱者的象征。文人若不这样能活下来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毕竟少之又少。所以文人只有把自己的一点思想给作品中的[_a***_],通过主人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也就容易被统治阶级所接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