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众和历史学家,包括工作者、爱好者,也是很难沟通并取得一致的。源于考证的历史学家之较真,与大众散漫耽于遐想的休闲文化,尤其现在***至死的民众欣赏,是永远,甚至自古以来就难以捏合到一起的。这就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比陈寿《三国志》历代多无数倍受众的根本原因!
民众愿意并热衷于本不存在的“貂婵”故事,不满足于只一句董卓“婢妾”了事,愿意“斩华雄”“单刀赴会”发生在关羽关老爷身上,而不想知道是孙坚和鲁肃分别做了那两件事,更热衷于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王朗是被其骂死,曹真战败后被其下书羞辱而死,不喜欢三人得病的正常死亡的结局……类似的“三虚”中情况,包括吕蒙被关羽死后索命“还我头来”惊吓病亡的离奇情节,可以举出很多,篇幅所限,无法一一罗列!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叙刘备之仁义而近伪,这些固然离谱跨越很多,但老百姓喜欢,有啥办法?! 而且照样成为名著。发展到今天,影视剧里对历史的种种戏说,甚至“乱说”,已达铺天盖地之势。虽有学者经常指出其漏洞百出并大不以为然,甚至个别人痛心疾首加以抨击。但影视剧主办方,尤其编剧导演根本不予理会,照样乐此不疲!也不再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时期,还小心翼翼羞答答地在每集开头打出这“不是历史”的字幕,而是甚至连《康熙大帝》这样身量等级的电视剧仍然我行我素,让名演员在扮演的重要角色出口说话时不管不顾,像叫板一样高呼其死后谥号“我孝庄文皇后……”如何如何!虽留下笑柄,但许多普通人照样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如醉如痴!所以历史学家或懂历史的人就别生这种无谓之气了,你明明知道那是“茄子” ,普通人众口一词说是“碟子”!你嗤之以鼻或争辩下去,有几人听到,几人听从?毕竟专家做学问和群众文化***是两码事。当然,从求知角度说,少数人若想真正了解些历史,明白真相,除了读历史原典,还是要听听这些学者的声音,于自己的博闻广知倒是绝对必要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5962.html
上一篇
写人算什么文学作品
下一篇
寻找文学作品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