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钟嵘诗品中的诗学理论

  1. 钟嵘诗品的两个主要方向?
  2. 钟嵘诗品排名?
  3. 钟嵘《诗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何意?
  4. 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原文?

钟嵘诗品的两个主要方向

钟嵘主张诗歌创作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

(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的感情表现

(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直以抒情为主。

钟嵘诗品中的诗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钟嵘诗品排名?

钟嵘《诗品》评述了汉魏至齐梁一百二十二位诗人,并从他的评价标准出发,把他们分别列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的诗人是怎样确定其名位先后的呢?对此,《诗品·总论》说:“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

意思是说,大致是以诗人生活时代的先后确定名位顺序的,并不牵及对他们创作成就高低的评价。

从大的方面讲,“世代”是指汉、魏、晋、宋、齐、梁各朝,其中有的又可细分为建安、太康、永嘉,义熙、元嘉等时期(见《总论》);再具体一点讲,“世代”又是指诗人历岁的早晚。《诗品》对所评的诗人(或诗作)都言明各自归属的时代,并绝大多数都依其朝代的前后,同一朝代的诗人又多数是按其生活时期的早晚来确定名位顺序,

钟嵘诗品中的诗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钟嵘《诗品》“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何意?

原文: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分析

钟嵘诗品中的诗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钟嵘主张【风骨与辞***并重,强调要有“滋味”】,具备不朽的艺术魅力。

风骨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美学范畴。钟嵘在《诗品》中所说的“风力”也即是风骨之意。

他认为诗歌创作应当“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就是主张要以风骨为主,辞***为辅,风骨与辞***并重。

钟嵘论齐梁以前五言诗发展的状况时,以建安文学为最高典范,而建安文学创作特点便是风力遒劲。钟嵘特别推崇曹植的诗歌创作,把他作为齐梁以前五言诗的最杰出代表,说:“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而他评曹植之诗“骨气奇高,词***华茂”,正是就风力和丹彩两方面出发的。他评刘桢之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即在于说明刘桢之诗虽然风骨凛然,但于辞***方面又略嫌不足。关于风骨的含义目前学术界看法颇不一致。它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以及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家那里的含义也并不完全相同。

钟嵘所说的“建安风力”,我们从他的《诗品》中的总论和对各个诗人的具体论述中看,

【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是要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并且表现得十分鲜明强烈。第二是要直抒胸臆,自然真切,而无矫揉造作、人为雕琢之态。第三是形象鲜明突出,具有简洁明朗的风格特色。总的说来,“风力”是指诗歌形象的精神本质方面的美,而“丹彩”则是指诗歌形象的物质表现形式方面的美。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文学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风力”为主,“丹***”为辅,两者结合为一,这是钟嵘品评历代诗人优劣的又一重要美学标准。批评了创作中“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的倾向。】

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原文?

钟嵘评价称“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其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诗歌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对后代文人五言诗产生不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