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是命运悲剧的典型,作品突出展示的是人与命运的抗争。俄狄浦斯从生下来,就注定要遭受“杀父娶母”的厄运。为了抗争邪恶的命运,俄狄浦斯四处躲避和奔走,但不幸的是,他越是反抗,越是一步步陷入了命运的罗网,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毁灭。俄狄浦斯的抗争具有双重思想意义。首先,通过抗争,强调了人的独立一直和坚强毅力,赞颂人不屈服命运的反抗精神。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极盛时期人们对神和命运的否定,表现了雅典自由民主反对僭主专制、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另外,通过俄狄浦斯悲剧性的反抗结局,指出了命运的邪恶性,同时,也是当时人们对理想的民主制走向衰落,对社会灾难无能为力的惶惑与悲愤情绪的反映。
西方三大文学理论是:
“俄国形式主义者对‘文学性’的定义主要表现在对文学‘语言性’和‘文字性’的探究。
英美新批评对‘文学性’问题的研究,从俄国***者所关注的文学语言形式的‘文学性’,转向了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文学文本的构成特征和组合方式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英美新批评注重在大的历史语境及文本语境中探究具体词语的含义。
法国结构主义则重点关注文本的内在结构要素,文学性随之演变为对文本深层结构的挖掘和对神话原型的追溯”
从俄国***对作品自身语言特性的发现,到英美新批评以“细读法”分析作为有机统一体的作品,再到结构主义完全地以整体、系统的观念体察作品,这些派别从不再关心文学语言的指涉开始,逐步发展到只关注文学语言自身,探究文学语言的形式、技巧或者支配文本成型的深层结构,作品意义指向语言自身,能指排列组合,并形成一个共时的总体结构。
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它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也不同于文学批评史,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学说。
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人本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等。
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20世纪西方文学是生长在现代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精神土壤中的,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1.现实主义文学
①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
萧伯纳<巴巴拉上校>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多夫>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②苏俄现实主义文学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诃>
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