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
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英美***的偏爱题材和西方文学的发展时期密切相关,大体划分如下:
一、神话史诗依然是主流,比如英国的《贝奥武甫》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还有骑士***以及带有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神曲》。
二,文艺复兴,更多的描写人类的爱恨情仇的题材为主了,代表人物为莎士比亚。
三,古典主义时期和启蒙时期题材都差不多,这两个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主义,宣扬资产阶级理性精神,呼吁建立一个“平等、自由、博爱”的理性社会。启蒙文学虽然思想性明显加强,但是也损害了文学的主要特性——形象性,而一定程度上有思想大于形象的艺术之弊。比如莫里哀的《伪君子》和卢梭的《忏悔录》。
四,浪漫主义时期,以爱情各种感情等为题材的作品占据主流了,比如《巴黎圣母院》。
五,批判现实主义,题材主要是社会矛盾,以狄更斯的《雾都孤儿》这类为代表。
六,现代作品,应该说什么题材都有,到了最近各种魔幻,悬疑,爱情,战争等各种文学作品极大繁荣,可以说题材无所不包了。代表作有《魔戒》,阿加莎的******(当然最早在所谓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就已经有了福尔摩斯了),《西线无战事》等等。
1、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他可谓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氏的人物,代表作品有剧本、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和他的十三行诗。
《哈姆雷特》主要讲述他叔叔谋权篡位,***国王[_a***_],母亲改嫁给叔叔,父亲的冤魂托梦给哈姆雷特,让他复仇,一次意外他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最好朋友的父亲,他的好朋友为了给妹妹和父亲报仇在叔叔谋划的比武中用毒剑刺中哈姆雷特,母亲不慎饮毒,最后哈姆雷特与叔叔同归于尽的故事。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3、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墙上的斑点》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6255.html
上一篇
文学理论文学体裁电影
下一篇
文学作品的戏剧色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