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 [ yì xiàng ]:亦作“ 意像 ”。谓寓意深刻的形象;经过运思而构成的形象;神态;风度;想象;印象;意境;心境。意境 [ yì jìng ]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用语。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根据童庆炳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到: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这些片段式的言说从“意”到“象”、“言”到“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的关系及创作手法,为意象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意思是: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境界深奥,文字深邃。意境: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用语。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虚实相成以及激发想象的特点,使人身临其境,得到审美愉悦。
这首诗以别致的意境,运用双声叠韵而造成节奏的抑扬顿挫,为当时读者所称道。
来源不同:艺术品: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非艺术品:非艺术品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工制品。需求不同:艺术品: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1、”意思是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意义。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意象”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
2、文学意象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意象,它指的是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那些蕴含着独特意念而让读者获得言外之意的艺术形象。
3、意象是比情节更小的单位,一般由描写物象的细节.象征.双关等词语构成。
4、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个提出来的是刘勰,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以后。我国的一些文艺理论家在使用这一术语时,虽不断丰富其内涵,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刘勰的意思。
5、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6、形成意象的过程也是抽象的过程。 意象也是印象和概念的代名词。 文学艺术上的意象解释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意象是比情节更小的单位,一般由描写物象的细节.象征.双关等词语构成。
1、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形象:1)用有效和生动的语言刻画和描写的有形或可见的表现。2)由一个人的内涵作为,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色。3)形状、外貌。
2、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3、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曲都十分重视意境。
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3、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原因有自然观念与自然美,内心世界的追求,隐逸与清静的审美价值,诗、书、画的综合表达,非言语沟通与普遍性,精神层面的审美追求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