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人物分享感悟

  1. 关于人物形象的文学理论?
  2. 文学理论如何学习?

关于人物形象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领域,人物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人物形象的创造和描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通过文字来展现其外貌、性格、行为、思想等方面的特征。以下是几个与人物形象相关的文学理论:

1.人物化

人物化是一种文学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物事物人类的特征和行为来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化。通过人物化,例如将自然景物、动物或抽象概念等赋予人类的思维感情,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文学理论人物分享感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长虚构

长虚构是一种通过虚构人物的形象来传达作者意图的文学形式。这种形式中,作者通过刻画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心理和经历,来探索和传达关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主题和观点。

3.阴阳人物

文学理论人物分享感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阳人物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相互对立或相互补充关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常常代表不同价值观、性格特点或角色定位,通过对比和对立来凸显彼此的特点,增加作品的冲突张力

4.人物扁平化和立体化

人物扁平化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相对简单、单一,缺乏复杂性和深度。而人物立体化则通过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使其更加真实、多维和有血有肉。

文学理论人物分享感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只是一些与人物形象相关的文学理论,而实际上,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和理论还有很多,涉及到许多学派和观点。每个文学理论都可能对人物形象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这使得探讨人物形象成为文学研究中一个广泛而有趣的领域。

文学理论如何学习

最重要的是第一:要多读经典名著(文学原著),为理解理论培养土壤,为运用理论备好资料。理论离开名著(原著)谈何理论运用,谈何文学批评,离开名著根基去谈理论写出来的文学批评只是概念堆砌,内容空洞,缺乏创建。其实这在文学理论里也是一流派文本细读”,新批评的理论,主要是大神F.R.利维斯一脉,大神有著作伟大传统》,国内陆建德先生对其介绍推崇较多。陆建德先生的小册子《麻雀啁啾》也是一本很好的书。关于如何界定文学经典,很多人给出了界定或看法,比如弗吉尼亚 伍尔夫和T.S.艾略特等都有不错的看法。第二 学习不同著作者的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历史概念,古今中国文学史是为了有一个纵向的概念,外国文学史为了获得横向比较视角,将研究对象放在这个坐标轴里考虑我觉得可能会有一个深刻的角度。第三 多读古今中外宗师级的文学理论著作,从理论树干入手,不至于被发散的理论搞懵,建立好源头的理论概念再挑看比较好的理论发展者著作丰富树干,拓展视野,增进文学趣味。第四 挑一个感兴趣的课题练练手。切入口小的,能谈深问题看法的作品,作家,流派等练手对检验自己的积累成果有很大帮助。第五 看书多交流,多读几遍,记笔记,摘录,批注(仅限自己的书)等笨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为本人拙见,希望不会误导您。

笔者认为,要学好文学习理论务必与实践(研读文学名著,参与生活,深耕写作)相结合,才能达最佳目的。

什么这样讲呢?

这是因为,文学理论本身就是来自于文学写作经验的结晶。你把文学本本丢在脑后,单一地去学理论知识难免被枯燥无味词汇倒翻败坏胃口,使自己失去深入研究的动力,就很可能半途无功而返。如果你能学习理论与文学著作结合,让理论条条在名家作品中找到相对相应根据,使你不但知其论还知其源,那就相反成兴趣盎然了,就会激发人无穷无尽的探知欲望,坚持写习下去。

光研究文本还不能直达目标,还要深入当下五彩斑斓丰富多姿现实生活中去。观世界百态,看人间五味,品红尘真情……当你生活的阅历深厚丰富了,那些本来生硬无味的理论,就能转化为栩栩如生鲜活的形象,渗入脑海化作血液溶在你的身体里面,变成自已的东西。

学理论,研名作,入生活,这三部最终的目标是写出自己作品来。只要把这”[_a***_]”,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好了,水到渠成汇湖海,你离写出有价值的好文学作品来,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