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西班牙画家戈雅(也有人说是法国画家籍里柯,但是戈雅出现得更早),另一位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使浪漫主义绘画达到了顶峰。
浪漫主义代表画家有:“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洛瓦、泰奥多尔·籍里柯、英国浪漫派代表人物约瑟夫·透纳。
浪漫主义代表油画有:《梅杜萨之筏》、《但丁和维吉尔》、《希阿岛的***》、《自由领导人民》等。
一、代表人物
1、 德拉克洛瓦
斐迪南-维克多-欧根.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
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画派、荷兰画派、P.P.鲁本斯和J.康斯特布尔等艺术家的成就和传统,并影响了以后的艺术家,特别是印象主义画家。
2、 籍里柯
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2-1824),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籍里柯生于法国里昂,幼年随全家迁往巴黎,1808年从画马名家霍勒斯·韦尔内学画,席里柯重视绘画中的创新,喜欢描绘宏伟、壮阔的场面。
1810年入皮埃尔·纳西斯·盖兰画室,与德拉克洛瓦相识,常去卢浮宫临摹古代大师的名作。从青年时代起他对马和***很感兴趣,常用速写出色地抓住马在运动中的姿态,他得金质奖章的《轻骑兵军官》就是在21岁时画的。
1814年展出《受伤的重骑兵》。1817年创作了第一批动物石版画。1816--1817年赴罗马学习。回到巴黎后展出了那幅著名的《梅杜萨之筏》。
席里柯一生充满坎坷波折,曾因参加保皇派而不得不东躲***,怕拿破仑军队抓住;于舅母的畸形恋情,注定了爱情悲剧,并导致家庭破裂。
随后,他去了英国学习画马。在英国,籍里柯由于一次意外坠马而英年早逝。他的艺术生涯只有短暂的十年。
浪漫主义画派在十九世纪前半叶主要活跃于欧洲画坛,代表人物包括籍里柯、德拉克洛瓦、弗雷德里克·莱顿等。其中,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是该流派的代表作。浪漫主义画派的画家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等,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此外,浪漫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还有特纳、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等。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艺术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绘画作品。
他想象力丰富、才思敏捷,同时又是一个热血青年,年轻时听说希腊要***,他不是去上战场,而是用画来表达自己的独立的思想,当时画了很多关于希腊独立战争题材的作品。
德拉克罗瓦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艺术家,他早年在***艺术学院学画时学的也是学院派一些古典画之类的。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狮子”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德拉克洛瓦知识广博、黄绿色 作者:格哈德·里希特情感丰富,擅长音乐,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重视色彩的热烈奔放,认为“色彩是绘画的主角”。他明确提出,要用色彩去塑造形体,而不是如古典派那样在画好的“素描”上“填”颜色。他在1824年首次展出的《希阿岛的***》,描绘了土耳其侵略军在希阿岛大肆掠夺和***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的暴行,表达了画家本人对希腊人民的声援与同情。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德拉克洛瓦创作了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的《沙达纳帕路斯之死》、《猎狮》、《阿拉伯人与马》等都是浪漫主义画派的杰作。
借里科
借里科(1791~1824)。法国画家。1791年9月26日生于里昂,1824年1月26日卒于巴黎。青年时代就喜欢画马。曾和E.德拉克洛瓦相识,崇拜P·P·鲁本斯、米开朗琪罗和巴洛克美术。21岁时画的《轻骑兵军官》获金质奖。1819年《梅杜萨之筏》引起轰动,这幅反映由于法国***的过失而使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触礁沉没的***,表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该画的出现,引起了各艺术流派的兴趣:新古典主义者研究他的构图和空间处理,浪漫主义者则为画面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和悲剧性力量所震撼,而写实主义者对他的题材的真实性备加称赞。热里科一生留存油画191件,素描180余幅,石版画100幅,雕刻6件。他的艺术风格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预示着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早期印象主义的出现。
约瑟夫·透纳
英国浪漫派代表人物约瑟夫·透纳(1775~1851年)。透纳一生画了大量海洋风景画,他通过对海洋上光与空气效果的研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看他的画,观者的心情往往难以平静。画中的阳光、烟霞、水气、浪雾……好像是由纯粹的光的韵律所组合的。他的《贩奴船》、《商船遇难》、《最后一次归航》等,都表明他的海景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_a***_]。透纳对光色和空气变化的注重与悉心研究,对后来的印象主义派画家有着明显的影响。
吕德
法国浪漫主义风格的雕塑家吕德(1784~1855)。吕德摈弃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雕塑界流行的形式主义,提倡富于动态和***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凯旋门上的高浮雕《马赛曲》,重现了1792年法国人民保卫祖国的历史场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