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能回答一下吧,当时读的他的第一本书是《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讲的是清朝纳兰性德的故事,就喜欢上了这个词人,也觉得白落梅写的很动人,有一些很美的句子,读起来就很美,然后就一口气买了七本一个系列都是他写的书我记得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还有几本不记得了,也是因为他我才认识了三毛林徽因仓央嘉措等一代名家,也越来越觉得白落梅的书千篇一侓过于抒情辞藻华而不实,只是处读觉得很美经不起仔细推敲,但是我高中写作文的时候背上那么一两句还是可以的
我也觉得白落梅水平不高,她的很多书我都看过,写林徽因、纳兰性德、三毛、张爱玲等等。刚开始我们班女生都很喜欢,但是看的多了就觉得每本都一样。有时候我发现一个词颠倒一下就被她用好多遍,我不知道她有多喜欢白莲,每个人物都被比作白莲。
而且词藻过于华丽、浮夸,有一些脱离现实。一些十分普通的事情就被比喻的非常厉害,与人物本身不符合。
我建议如果想要去了解人物的话不要看白落梅写的,不真实;如果要学她的用词的话可以看看。
可能大家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看,看的多了,我相信你们会有同感。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我只是一个学生,只是说说我读过的感受。
评论多说白落梅文字华丽,这是错觉,真的并不华丽,无非就是流年,岁月,光阴,青苔,石板路,暗弹相思泪之类。主要特点就是抒情,自恋般的无病***。但是,场景,情景,人是物非的意境的确是唯美的。
需要这样的文章,却不能太多。多就滥了。白落梅写的那么多,基本上是重复反复就那几段话。
我觉得并不……我不是喷子和黑子。。不是那种没看过她作品就说不好的人。。
我看过她解读唐诗和写三毛的那两本书,我刚开始觉得唐诗那本好美啊!文字那么华丽旖旎。。然后看三毛那本,觉得有些段落不是三毛书里面出现过的吗?我妈也看,有次说“这个序,你不觉得很***吗?前面这三段,作者写出来或许是未来引出下文,可太过累赘,压根就没用,就是堆积辞藻。”我妈是三毛的书迷,对于白落梅的文字她甚为不喜,再看觉得我妈说的对嘞。那本三毛。。写的真的是“惨不忍睹”,三毛的经历,我们多多少少都了解,白落梅将三毛的文字搬进来,只是自己添了些华丽的语言而已。写三毛的推荐另一本,文风同样唯美,但却深入人心。《三毛传》王臣著。
白落梅的文字。。怎么说呢。。就是华而不实吧!喜欢她作品的人,大概是喜欢那种文风吧。或许只追求好不好看,而不追求能否带给心灵的震撼。我当年就是如此_(:з」∠)_……
我看过同样文字唯美的作品,比如倾蓝紫的《浣花纸里水墨词》真的是特别好看,强推。
最后一句。。席慕容,张晓风,冰心,林徽因的文风也算唯美吧,嗯,或者说细腻吧,如果要看细腻的文章,我还是喜欢看她们的作品,名家的作品和白的作品比起来的话,就像明星VS网红……
白落梅的文学水平,一言以蔽之曰“矫情”。
我们且先来看看她的这本林徽因的传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吧,这本书在当当网售卖的时候,毫不脸红地打上“迄今最唯美、最诗意、最精致的林徽因传记”的宣传语,与某些畅销书作家动辄“如椽巨笔”“销量惊爆两千万”一样让人不得不生敬仰之意,等到翻开书页,又是这样的语言:
“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纵,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没有张爱玲的凌厉,也没有陆小曼的决绝,亦没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乐观而执著,坚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纷扰红尘中,多少人企盼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不需要浓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又或者: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江南已是烟水迷离。不知多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那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
初看之下,只是文字上有些矫情罢了——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还不能让人生出嫌恶来,但若通篇的文字都是这样,永远就是“梅雨”“荷花”“红尘”“感动”“风华”“相守”这些词汇,不能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她的词汇储备量就只有这么点。
而且细看之下,她并不只是文字的问题,文字不过是浅层次的,关键在于她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文字,以及她想借助这样的文字传达出什么。
因为除了上面那些矫情的东西之外,白落梅用了相当多的“我认为”“我想”来臆测林徽因是如何爱着徐志摩的,如何如何爱而不得,如何如何热烈而伤感,历史上林徽因对梁从诫的说过徐志摩并非爱着她本人,而是把对爱侣的美好幻想寄托在她身上,如此清醒的林徽因,会是白落梅笔下那个求爱不得的无知少女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6434.html
上一篇
文学理论教程文学创作
下一篇
世上有五种文学流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