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荣辱之境、是非之境。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境玄思淡”、“文外之重旨”、“余味曲包”论。
伪托唐王昌龄的《诗格》首出“意境”一词。他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晚唐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论。
意境,常见于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是用来形容文学作品的一个说法,人们经常用意境来评价文学作品。
意境的作用和意思,大体相同,其他方面的使用可以参考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
意境,是意蕴和境界。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对。那么问题来了:意蕴和境界是什么呢?是不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呢?是不是还是有点不太懂呀?是的。
意蕴和境界是意境,意境是意蕴和境界。这种说法完全正确,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只是字数不同而已,意思完全一样。
意境理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即使单就“意境”这一概念来说,在其诞生之前所经历的过程也极其复杂,正如最后被称之为婴儿的生命,在其降生之前,必须在母体里经历从最初的受精卵分裂、着床到形成桑胚体、胚层、胚芽、胚盘、胚胎的一系列复杂变化。
意境的孕育、演变、发生、发展的过程,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牵涉的领域范围广、参与此过程的人文因素多,造成意境的沿波探源研究中.歧议难免。
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典型与意境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像,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在于: (1)各自酌含义不同, (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 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3)典型与意境具有不同的特征.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1、哲理性是至境意象的本质特征。
如波德莱尔的《天鹅》。诗人虽然写的是天鹅,但我们想到的是人类的处境。波德莱尔对人类命运的诗意沉思浓缩到了天鹅这一形象上,使之成为表意之象。
2、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
如里尔克的《豹》。表面看来,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诗人通过豹子这一形象隐喻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3、荒诞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两个流浪汉在无望着等待戈多。
4、求解性是文学象征的审美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