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何其之多,单单二十四史每一部都是精典,但广为流传且知之较众却不多,下列可一观: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汉书》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水经注》、《世说新语》、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黄梨洲的《明儒学案》、全谢山的《宋元学案》
四大名著在国外的名声未必就很大。在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有 孙子兵法,边城,围城,吾国与吾民等。金庸的小说在东南亚和海外华人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果把标准提高,和 战争与和平,浮士德这样的世界性著作相比的作品,中国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国的世界名著,其实相对于其它国内作品在国外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而不是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
所以中国的文化推广道路遥远,至今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的世界名著。
2、《诗经》
4、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
5、吴承恩《西游记》
6、刘义庆《世说新语》
8、施耐庵《水浒》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9、王实甫《西厢记》
我国古代部分历史名著。先秦:相传孔子整理的《春秋》(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秦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范晔《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陈寿《三国志》(纪传体断代史);隋唐五代时期:刘知几的《史通》(史学评论著作);宋辽金元时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袁杻的《通鉴纪事本末》(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史书);明清时期(***战争前):明清时期,史学发展,官修、民修史学著作很多,主要有《元史》、《明史录》和《明会典》等,这里不赘述。我国近代时期,乾隆年间纪昀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魏源的《四洲志》。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请指正。
《尚书》《春秋》《春秋》三传《左传》(附《国语》《国策》《史记》(上)《史记》(中)《史记》(下)《汉书》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高僧传》、《水经注》、《世说新语》刘知几《史通》杜佑《通典》(上)杜佑《通典》(下)(附吴兢《贞观政要》)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司马光《资治通鉴》朱子《通鉴纲目》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黄梨洲的《明儒学案》、全谢山的《宋元学案》从黄全两学案讲到章实斋《文史通义》章实斋《文史通义》
1、《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3、《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4、《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初版于1923年9月,出版后数十年内不断重印再版,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是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通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