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 对光明的追求 这是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如《为要寻一颗明星》、《无题》、《海韵》等这类诗中可以追循到五四时期的乐观、进取、向上的精神,也可以看到诗人希望祖国摆脱落后、贫困,走向进步、富强的愿望。
徐志摩,谱名章垿,字槱森,小字又申,浙江宁海人,一八九七年一月十五日生,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于济南坠机遇难身亡。一九一五年杭州一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次年赴天津,就读北洋大学,同年转入北京大学。
徐志摩不但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1、琼瑶的作品,以台湾现代化生活为背景,专事抒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波折,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艺术上趋向唯美主义。
2、它可能中国传统的东西保留得不如大陆与台湾多,但是它在文化传播力、文化产品生产能力方面,都有一定优越性。
3、内容聚焦在台湾本土生活和风俗习惯上,展现了台湾人民的生存状态、文化形态以及历史积淀等。语言风格丰富多变,包括台湾闽南语、客家话和普通话等,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文化特色和交流方式。
4、台湾文学长期因为政治、地缘因素,常被中国中心主义者视为边陲文学或中国文学的支流,在发展上即受到相当大的压抑。尤其在外来统治者的广义殖民下,纷杂书写系统使台湾文学呈现无法连贯的窘境。
代表人物 包天笑、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吴若梅、程小青、孙玉声、李涵秋、许啸天、秦瘦鸥、冯玉奇等。
包天笑为这一派的主持者,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吴若梅、程小青、孙玉声、李涵秋、许啸天、秦瘦欧、冯玉奇等。
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包天笑(1876-1***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等。著名报人,小说家。胜利后定居香港。发表《且楼随笔》《钏影楼回忆录》等。
包天笑为这一派的主持者,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吴若梅、程小青、孙玉声、李涵秋、许啸天、秦瘦鸥、冯玉奇等。
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时报》《眉语》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