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是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广泛的社会影响,蕴含永恒的文学主题与经典的人物形象,历经多年流传、被社会广泛认知而经久不衰的优秀文学作品。
它如一座无墙学府,更似一眼深泉涌流,使人们启迪心灵,陶冶情操,丰富感悟,探求良知,教导人生走向,助力社会发展前行。
我自小学四、五年级起,先后从罗广斌、杨益言著《红岩》、曲波著《林海雪原》、吴运铎著《把一切献给党》、冯德英著《苦菜花》、刘知侠著《铁道游击队》、梁斌著《红旗谱》和(苏)奥斯特洛夫斯基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中,感知英雄形象、吸吮精神乳汁、启迪自身心灵、探求人生定向。应当说,这些名著对于我的为国效力、为民做事而无怨无悔、彩霞熔金的一生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自上中学起至今,我又先后读了曹雪芹著《红楼梦》、施耐庵著《水浒传》、吴承恩著《西游记》、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法)雨果著《巴黎圣母院》、(英)夏洛蒂•勃朗特著《简爱》、(美)玛格丽特•米切尔著《飘》、(法)莫泊桑著《羊脂球》等许多名著,更使我增强了阅历与社会认知,不断在人生旅途中丰富自我、超越自我、愉悦自我,从而芳华在心、香自滿怀。
我最喜欢的名著是《聊斋志异》为什么喜欢?因为它是众古典文学名著里,最贴近生活、最有***性和趣味性的奇异文,这是在中国名著里绝无仅有的。连大文学家王士祯也为《聊斋志异》写就了三十六条语评,更为《聊斋志异》戏题了一首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正是这些神鬼***故事,吸引了小时候的我。从电台听播(那时是梁锦辉录播的《聊斋》,早上十二点,傍晚六点准时播出。),到从图书馆借书阅读,《聊斋志异》陪伴了我一个少年时期。只是当时年少无知,领会不了文章中的人生哲学。
青年时更喜爱《聊斋志异》。里面绯恻缠绵、感触细腻的爱情故事,日夜萦绕心中挥之不去,更向往娇妻美妾,“笙歌一派拥红妆,雏姬扶上象牙床。”富贵神仙的逸乐人生。总幻想某日夜里,有个佩环叮当、妖娆可爱的国色天香,但又能出口成章,吟诗作赋的风雅女子来把我的门敲。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幻想的湮灭。体会到了《聊斋志异》里的沧凉凄苦,更了解到作者怎样在穷困的环境下成书。作者一生不仕,却又在科举路上熬其一生。六十三岁还写下了“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的诗句。总盼想有一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骥望。在全家吃粥的情况下,一边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同时见缝插针地坚持写书。那时写书非但没稿费,就连写书的稿纸都得从嘴里节省出来。冬天一个破棉袄挡不了天气的寒冷,手冻得笔都拿不住,砚台里磨的墨水都结冰了,还是执迷的写作!
感谢作者的执迷与坚持,这才给世界文学留下了一部旷古奇书。
我喜欢的比较简单,像平凡的世界、红楼梦、三国演义、南渡北归、尘埃落定、皮囊、围城、狼图腾、安娜卡列宁娜、给我三天光明、大卫科波菲尔还有许多,大多简洁明了,或励志,或感受生活真谛,或是反应人性本质。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终于有机会晒晒这些年自己读过并且喜欢的经典名著啦!
说起读书,我想说:这世上好东西真是太多了,不得不说人活着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啊!光读书,就可以给自己带来那么那么多开心。
《简爱》、《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飘》、《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雪国》、《海边的卡夫卡》、《红楼梦》、《尘埃落定》、《安徒生童话》……喜欢的名著一口气都说不完。
我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是《安徒生童话》,简直被他迷醉了,一个人竟然可以把故事写得那么优美那么神奇,而且他说:“丑小鸭从来也不骄傲,有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这也是安徒生一生的写照,为了给孩子写故事他一生都没有结婚。
福楼拜,又一个大师,他的作品《包法利夫人》语言幽默、风趣、干净利落果断,对于人物形象、心理、动作等栩栩如生的描摹,让我惊讶于一个***的妙笔生花,也让我更加热爱阅读那些令人过目难忘的古今中外的名著。
去年我在家养病期间,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虽然前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我个人而言,更喜欢后一部。《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是我至今读到的最有趣、最有才情、最可爱的一本书。[_a***_]的爱情故事也是至今我读到的最荒谬、最幽默、最不可理喻又最拍手称快的爱情经典。作家的语言功夫厉害得不得了,哪怕吃上一顿饭这件小事,他可能惟妙惟肖写上几十页……
目前,我爱上了村上和川端的作品,村上的才情是向外的,冷静客观的描摹生活在边缘的那些人,川端的才情是向内的,挖掘着人性的冷暖百态和细腻之美。喜欢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我的1984》,川端的《雪国》、《古都》。
我最喜爱的文学名著是《莱根谭》。
《莱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语录体著作,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经典名著。自它问世,便经久不衰,风靡至今。
“谭者,谈也。性定莱根香。"花的香,用鼻子可以品味;叶的香,可用口品味;根的香,却需要一颗有智慧的心灵去品味。
《莱根谭》一书,作者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表现出中国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独到见解。全书妙语连珠,韵味十足。下面分享其十大名句:
①弄权一时,凄凉万古。②路要让三分,味须减三分。③谨言慎行,君子之道。④谦虚受益,满盈招损。⑤多心招祸,少事为福。⑥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⑦只畏伪君子,不怕真小人。⑧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⑨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⑩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读懂一本《莱根谭》,体会人生百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眼得高;路危径险处,回头得早。"
列举一些读过的,作者还健在的书。。。
国内
刘慈欣,《三体》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宋史》
豆豆,《天幕红尘》《遥远的救世主》
莫言,《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
刘震云,《手机》《一句顶一万句》
国外
(美)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日)太宰治,《人间失格》
(美)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 达纳·麦肯齐,《无言的宇宙:隐藏在24个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
(美)伍绮诗,《无声告白》
我超喜欢王树增先生的书!他写的《1901》《1911》《长征》《抗日战争》《***》《朝鲜战争》我都看了,而且从2015年开始,把《长征》《抗日战争》《***》基本上摘抄了一遍,目前正在摘抄《朝鲜战争》。
王树增先生书的最大的特点是资料翔实,用词准确,权威性强!
先说资料翔实。每一次战役、战斗,那个排那个连那个营如何部署,为什么这样部署,都有详尽的描述,读来非常过瘾。
再说用词准确。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娓娓道来,有时自己试着改几个字,发现根本不行,真是多一个字就多了,少一个字就少了。
最后是权威性强。举个例子:王树增先生的《长征》里提到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黄开湘,在其他书上,包括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书上都是写的“王开湘”,有关的电视连续剧里也都是“王开湘”。个人认为,按着数量来说,应该是王树增先生笔误了。直到看到《学习强国》里的一段视频,是***访王开湘的外甥叫邵爱福,邵爱福说她的母亲叫黄菊花,他的外公叫黄开湘。而且还说了为什么那么多书上说是“王开湘”的原因,因为南方人“黄”“王”不分,所以,人们都叫他“王开湘”!至此,我才觉得王树增先生真是研究得太深了,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我在讲课中都是引用王树增先生书里的内容。当然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我是王树增先生的超级铁粉,只要是王树增先生的书,不问价格不看内容,直接买,认真看,继续摘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