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郭沫若的《屈原》,王蒙的《组织部里的年轻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贾平凹的《月迹》《废都》,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张贤亮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刘文科的《黑色衬衣》,等等,我都认真地读过,有的都不止一次地读。很多作品都彰显了时代意义,从中可以品味到当时石人文环境和历史情感。这一生,读书成为我的主要兴趣,像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韩寒的《三重门》,蒋方舟的一些册子也都读过了,像阎连科的《活着》,柯云路的《新星》,《京都》,《孤岛》都认真读过,读书让人走向深远。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以时间为标准划分的,传统上从1917—1949年为现代文学。从1949—现在是当代文学。
所谓的现在文学十大家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机构或者媒体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标准评选出文学十大家,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评选没有可量化的标准,因此现代文学十大家就是哈姆雷特,见仁见智。
按文学史划分:现代文学史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当代文学史是指1949年起至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十大家应该是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郁达夫,冰心,钱钟书,沈从文,郑振铎十人。周作人,胡适,张爱玲等虽在早期的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改革开放后,也出版了他们的一些文集或选集,但他们在政治立场上的污点决定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