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样的算是诗歌如下:抒情性:诗歌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情感。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诗歌中的语言通常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音乐性:诗歌通常具有押韵、节奏和音律等音乐性特征。
2、其实就是使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些东西,通常来说,是文学“形式”层面的那些东西:字词句段的特别、结构的巧妙、一些艺术技巧恰到好处的运用等。
3、象征意义分析: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象征意义,以了解其隐含的意义和主题。 文学理论的应用:应用文学理论知识,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来分析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他的根本立场,在于他认为艺术只应当有高尚的情思,而不应当做政治的留声机。因此,他就认为艺术是独立的,艺术有尊严、有宫殿、有人格。他劝告一些政治派别说:勿侵略文艺。
“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论争以文艺的阶级性、文艺性与政治的关系为中心。先是胡秋原发表《阿狗文艺论》,同时批评左翼文坛“将艺术随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
所谓第三种人,即标榜自己不站在任何阶级立场上,对各个阶级,对各种文艺不加以褒贬。该派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胡秋原,苏汶。1931年底胡秋原在《文化评论》上发表《阿狗文艺记》宣扬艺术至上主义。
这种观点,受到左翼作家的批评。在“左联”的革命作家批评胡秋原的时候,曾经是“左联”成员的苏汶则站出来为“自由人”辩护。
1、文学的“外部研究”侧重的是文学与时代、社会、历史的关系。其理论预设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延续了数千年的“模仿说”与“再现说”,即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
2、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是两个研究重点,都对文学作品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两种研究方式都是对立起来的,时而专门流行外部研究,时而又过分强调内部研究,并不能做到相辅相成。
3、外部研究重点考察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以及外部社会因素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外部研究是一种因果式研究,试图追溯文学作品的起因,但起因并不能解释和评价文学作品本身。所以韦勒克将此称为“起因谬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