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实际上是脱胎于儒教产生的。
儒教也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焚掉了儒教经典,也坑掉了儒教精英,导致儒教的灭亡,而这一切,都跟“道”脱不了关系。
秦始皇焚书的首要目标,就是儒教第一经典《道经》。
秦始皇坑儒的直接对象,则是“术士”,也就是“道士”,所谓“术士”的说法是为了让大家心里好受些。
严格来说,道家,实际上就是儒教的道家,是儒教的领导核心。
古代的“术士”,如果实行“分封制”,就是国君大本营,就是丞相大本营,就是道士(国师)大本营。
完全就是当时的统治精英,结果被秦始皇来了个“一锅端”。
所以,秦始皇焚书坑儒是真焚,真坑,坑得儒教找不着北,焚得人们连儒教存不存在都觉得是未知数了。
当然,连道家是儒教领导核心的问题也无人知晓了,连周天子就是儒教教主,周王朝是实行“政教合一”体系也搞不清楚了。
所以秦王朝一被推翻,率先登上历史舞台的,就是道家,因为他是领导核心嘛。
最早没有道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其后。后来并不怎么盛行。春秋到汉初是阴阳家方术家盛行。
后来张道陵创五斗米教,逐步演化为道教。声称有太上老君老子授其天书玉印宝剑,逐步收***然后历经多代,称道教。这个时候才逐步形成规模,是中国本土宗教。有一定的影响力。其实再早一点就是太平道。
可能就是早期的道教。
老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家而演化为太上老君,赋以神格。最早的提出道的人就是老子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出生地为楚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因此必然继承了先民们的原始宗教崇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始宗教中的鬼神文化和由此产生的巫文化。
道教文化是我国最古老最神秘的文化现象,从上古时代女娲,***就开始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对我国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道教的内容十分的庞杂,从其主题内容来探索其起源,大致分为三种比较权威的说明。一是鬼神崇拜。二是神仙之说和方数。三是黄老之说里面的神秘部分。道教的这三种起源思想,对我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类早期生产能力低下,远古先民缺少对自然文化的基本认识。日月星辰,草木鸟兽,山川大地都成了神秘力量的来源。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以有限的认知能力,对所见神奇力量进行神话。同时先民又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同时产生了各种丧葬礼仪,祭神祀祖的仪式。对这种自然,图腾,灵魂的原始崇拜。逐渐演化出来了天人合一,并创造了至高无上的天帝。
道教不同于佛教、基督教、***教,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是很古老的民族文化宗教。它的信仰宗旨是要长生不死,得道为仙,以个人的生命为重要价值,经过长期修炼人会脱胎换骨,成为超凡人的神仙,不用等死后再进行超度灵魂转世,这一点于其它宗教信仰不同。到东汉后期,道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多渠道的汇合,最后形成体系。前期分为丹鼎与符篆两大派,符篆派以符水为人们治病,祈福禳灾是它主要的宗教活动内容,民间道教组织是它的主体,在汉代后期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巴蜀地区主体道教。到了魏晋以后,定太平道为逆道,遭到镇压,五斗道转变到了上层贵族的天师道,进入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于清修炼养,所炼仙丹分为内丹和外丹。到了唐代的李氏皇朝,他们认为自宗为李耳的后代,极力推尊老子的道教,这一时期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宋代后,真徽二宗非常迷恋道教,有专门的炼丹管理部门,并组织人员编写了《道藏》。金元时代,道教得到更***展,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管的南方为正一教,在江西龙虎山一带以符篆活动为主。北方的王重阳创立了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他的***丘处机跟随元太祖,掌管了全国的道教,让全真教进入了盛极。明代的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发达一时,《道藏》编成发行为全国第一书刊。直到清朝未年,道教才从理论上逐渐不占主导地位,慢慢走向衰弱,不过,此时道教的思想影响到了民间,开始了民间的发展,道观也在不断的修建,后延续至今。
说及道教之产生,那真是源远流长了。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别有洞天。我国社会历来是多元复杂的,道教根植于这样的社会,其渊源必定是博之***众家,集各种思想观念汇流而成。
具体而言,道教信仰主要源于自然崇拜与原始社会的鬼神崇拜。上古时有神仙信仰,黄老之学,及阴阳五行学说等。是原始的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结合、发展的产物。
道教的思想渊源是多元的,后又加以各种力量和个人不断利用与改造和发展而格局。东汉末年有符录派和金丹派。后又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再后有张角发动黄中起义,政教合一,称天师,又分裂为天师道,正一道,再后就更复杂了。后有尊《道德经》为经典,尊老子为始祖的,老子成了太上老君。
现在人因受影视影响,知道张道陵创五斗米道,称张天师。道教说来是挺复杂的,一言难以说清。道教的人生准则是要与人为善,劝善行善,社会思想是向往太平,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盛世,***平等,天一合一,保护环境。
道教为什么走向衰落,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道教“故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
近些年道教慢慢的走向衰落,直至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道教,什么是道士。最近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道士是和尚吗,你们怎么不剃光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道教如此衰落,以至于,就连中国人都很少知道了呢?下面贫道给大家盘点一下原因:
故步自封
现在很多道长,坚持着“法不轻传”想法,宁可失传,不可滥传,拜师之前先要考察悟性,资质,人品德行,先扫地三年,三年后在真收徒。但是现在有几个人能在山门里什么也不学,扫地三年呢?总之我们这里近些年很少有能坚持下来的。虽说:传道应该先看人,但是却不能过于“故步自封”。
先不说这些道教爱好者能不能坚持下来,就算能坚持下来,也不是一定会收徒,收徒还要看下面的条件,不符合条件还不收。
1、热爱道教,信仰虔诚,个人自愿,亲属同意,五官端正,身体健康。
2、年龄在18—35岁之间,文化在高中,中专以上,以证书为凭。出具有县级[_a***_]证明,证明无违法犯罪行为。有***,户口本复印件及相关手续。
3、凡被吸收的新***,经过安全审查合格后报会长决定。必须经过三年的考核。考核期间协会只提供食宿,没有报酬、***期。出现问题,遣送出庙。
4、考核期间冻析***学习内容为早课,晚课,三官经,祖师经,北斗经念唱,法器使用,道教基本规矩和知识,《道德经》、《太上感应篇》背诵。学习和遵守《道协规章制度》,太极拳,剑,自选各一套,共三套。
5、考核期满,先经道众评议通过后才能文化考试,全部考核过关,满发后才能成为正式道人举行入道仪式。
这样的收徒条件能做到的人,真的不多,就算能做到,最后还要等三师考核(经师,戒师,度师),这些加起来没有个两三年,是做不完的,这样一算,从入山门的第一天,到真正成为道士,前前后后要六七年。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有几个人能沉下浮躁的心,花上六七年的时间来成为道士呢?
不能与时俱进
现在有很多道长过于高深莫测,别人请教他问题,他就屡屡胡须,微微一笑,我说道友: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很快了,别人请教你的时候,你就直接解答就行了,能明示就不要暗示,谁也没时间去揣摩你的意思。每天故作高深,还要叹息道教没落。
想让道教发扬光大,就要将道教融入世间,将道教的知识传出来,去说,去讲,去弘扬。就像张至顺***,把自己会的教给大家,把自己懂得教给大家,把自己悟的教给大家。真正为道教做出贡献,道教如果都是张至顺***这样的道长,何愁不兴盛。
若是这也不能教,那也不能讲,道教早晚会消亡。若是道教在这一代彻底消失于世间,那你们下去见祖师爷的时候,别忘了戴口罩。
综上所述:道教衰落的原因就是道教“故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
道士三成:与您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