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平成时期的文学流派

  1. 日本首相都是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派系的派阀,为何现任没有安倍派?

日本首相都是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派系的派阀,为何现任没有安倍派?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意思,***接二连三连任,那么安倍到底属于那个政治派系,这个得从二战战后日本的政治说起!

其实,在小泉***结束时,就应该是“温和派”出场收拾局面,以调整各派之间的政策差异,纠正小泉内外政策上的偏差。但是,“民族派”的安倍却急于求成地匆忙登场。他虽然也对小泉路线予以纠偏,在亚洲近邻外交上稳住了阵脚。可是,安倍极力推行“价值观外交”,又不可避免地与构筑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生摩擦。

安倍是以小泉路线继承人的身份登上首相宝座的,但是,面对“贫富差距拉大”现象,他无法实施继续改革的路线。而且,他的“恢复历史文化传统、走向民族自尊自立”的“新日本主义国家理念,也与小泉的“新保守主义”拉开了距离。因此,在自民党内部,安倍既得不到旧保守派(吉田路线支持者)的支持,也得不到新保守派(小泉及其追随者)的认可,陷入孤立境地已是不可避免。

平成时期的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年前的自民党总裁竞选,实际上就是“温和派”与“民族派”之间的一次较量。不论是“森派”内部***与福田康夫之间的“安福之战”,还是安倍与“反安倍”派阀势力之争,主要都是围绕着两种争论:对外是奉行“鹰派”路线,还是奉行“鸽派”路线;对内是“增长第一”,还是“协调发展”。

  作为“民族派”,安倍在外交上表现出对美“亲而不从”,对华“和而不同”的日本特色。在内政上,安倍极力摆脱“吉田路线”的影响,比如修改《教育基本法》,制定了《国民投票法》,还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

  安倍的上述主张体现了安倍的“新日本主义”理念,其具体施政方针为整合日本人的国家意识奠定了基础。这作为安倍的政治遗产,将被载入战后日本政治发展的史册。

平成时期的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安倍是第一位战后出生的日本首相,也是实现战后“非主流保守派”(鹰派)遗愿的实践者。从岸信介到***,战后日本的“民族派”历尽艰辛,终于在安倍手上出了一些“政绩”。然而,由于国内外政治形势所限,日本的“民族派”还无法尽施本领,只好暂时归山。不过,他们代表着日本社会和民族对未来的一种渴望与诉求。

  围绕总裁竞选,自民党的派系纷争再次达到***。与小泉纯一郎、***理念相似的麻生太郎先声夺人,然而福田康夫的突然出山,打破了麻生的所有优势。各种民意调查显示,以“温和派”著称、重视发展与邻国关系的自民党老将福田康夫在这场竞选中似乎稳操胜券。

平成时期的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吧,这个应该算是专业和看热闹的区别。

新闻媒体一般喜欢用某某派来简化称呼自民党里的各个派系。而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这些派系都有自己的名称,并不是说一出门就说“我是某某派的谁谁谁”,没这么讲话的。

通常来讲,自民党内的派系其实是指加入同一个“某某研究会”的党员,这种“研究会会”是正式的对外称呼,而媒体往往用这个研究会会长的姓氏来命名某某派,以便分辨和记忆时间长了,大家反而更习惯于用某某派来区分不同政治立场的自民党党员。

自民党自成立以来,内部不断分化联合,目前主要有七大派阀,分别为细田派、麻生派、竹下派、岸田派、二阶派、石破派、***派。其实就和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简称“张派”、“王派”之类是一个意思,不可能作为一个正式的对外称呼的。

细田派的实际名称为“清和政策研究会”,其是自民党第一大派系,会长是细田博之。

麻生派的实际名称为“志公会”,其是自民党内第二大派系,会长是副首相兼任财政大臣麻生太郎,他当过几天首相。

竹下派的实际名称为“平成研究会”,其是自民党第三大派系,会长是竹下亘。

岸田派的实际名称为“宏池会”,会长是前外相岸田文雄。

二阶派的实际名称为“志帅会”,会长是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石破派的实际名称为“水月会”,其创始人就是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