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阁体 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其倡导人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朝廷重臣主张“宗经”主张师古模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
明代著名的文学流派有茶陵诗派、 唐宋派、 竟陵派、 公安派等。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明代的主要文学流派包括台阁体、茶陵诗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以及竟陵派等。台阁体是明代初期的官方文学,代表人物有杨士奇、杨荣和杨溥。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公安派。根据阅读明代史实记载可知,明代的公安派是以独抒性灵作为文学理论核心的一个派系。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应天府,明成祖时期迁都顺天府。
台阁体 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一种所谓“台阁体”,其倡导人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朝廷重臣主张“宗经”主张师古模拟,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
明嘉靖、隆庆年间(152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茶陵派: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瑶等人。
茶陵派,李东阳等。反对“台阁体”的浮艳文风,主张性情,强调音调、用字、结构,追求典雅。“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等。
前七子代表人物是李梦阳和何景明,公安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以宏道最著名。竟陵派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
他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持论和李攀龙完全相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