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名传后世,皆因其文。至于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几顶桂冠,似乎不那么闪闪发亮,至少是比文学家这个称号要逊色得多。他的文学成就可说是光彩夺目,令人刮目相看。有人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巨匠”、“百代文宗”,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4大家”,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可见韩愈文坛泰斗的地位,和对文学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后人的评价,各朝各代也赞誉有加,推为宗师。
韩愈长于各种文体,挥洒自如、雄浑奔放,为后世所效法推崇。特别是散文方面,经典名句汩汩而出,人生感悟极富哲理。如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巜师说》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巜进学解》③“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巜送孟东野序》。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很多典故成语都脱胎于他的文章。作诗也不少,偶有珠玑,但远不如他的散文成就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散文名篇巜祭十二郎》,号称祭文中的千年绝调。他的孤苦伶仃,身世之悲,和着悼念亡侄的泣血含泪,肝肠寸断,百转千回,令人感同身受,悲苦难状。他3岁丧父,惟兄嫂是依,颠沛流离,深知人间疾苦。他发愤力学,自强不息,终于逆袭成功,成朝廷大员。刚正不阿,坚持原则。招致两次受排济,仍倔强如故,不改本色。为人重情重义,感恩念旧。对他有抚育之恩的嫂子郑氏去逝后,为其守丧5个月。侄子十二郎亡故,他决定把侄子的儿女一并抚养成人,告慰逝者。这种担当,真爷们!
这,就是文人韩愈的形象。他生于公元768年,卒于824年。河南孟县人,因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后人因称他为韩昌黎。
谢谢邀请。关于韩愈的主要成就,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用毕生的精力倡导和从事古文运动,尤其是在促进唐代文风、文体改革和发展唐代散文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对韩愈的评价都非常高,认为他应该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认为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代以来的古文发展道路。
第二,韩愈创作异常丰富,名篇甚多。韩愈一生写了300多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并且每种体裁都有名篇传世。比如论说文《原道》、《师说》、《论佛骨表》、《时学解》,赠序《送孟东野序》、《送高闲上人序》,墓志铭《柳子厚墓志铭》,祭文《祭十二郎文》,以及传记《张中丞传后续》、《毛颖传》等,都是后人公认的名篇。
第三,韩愈散文贡献巨大。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语言新颖简洁、鲜明生动,很少陈词滥调,对后代的散文创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韩愈所创造的许多词语,如垂头丧气、杂乱无章、动辄得咎、落井下石等,为丰富我国文学语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韩愈(768一824),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自称"郡望昌黎"。由于文学方面杰出的贡献,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字"之美誉。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在思想上,韩愈倡导致力于复兴儒学,尊儒反佛,并取得了重大成功,是中国在思想道德上"道统观念"的确立者。在敎育上,韩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有学问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阐释了为官之人,如何识別人才,对待人材和使用人材。这在今天社会,对领导们都是一种启迪。
韩愈除上述成就之外,最主要的成就应该是体现在文化方面,主要成就如下:
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集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他认为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形式和手段,强调以文载道,以道为主。反对专讲声律对应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实质就是提倡散文形式。其主张以文为诗把古文的语言,章法和技巧引进诗歌中去,扩大了诗歌的领域和表达功能。
2,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古散文的推广,其特点"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提倡文章讲真话,讲实话,反对***大空的官样文字,对今天我们的文人,领导者们都具有现实意义。
3,韩愈倡导古文写作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打破传统观念,打破世俗之见,写文章除了讲真话,实话以外,文章要有鲜明的关点,二是倡导古散文,突破传统的写法,文笔自然随便,如话家常,其文中多引用贴意的成语,大量的成语为后代流传至今。
4,在诗歌方面,韩愈仍倡导"以文为诗",***用"古文筆法",改变了唐朝早中期及前辈诗人的诗风,成为"导致唐朝诗另一派别,形式"韩孟诗派"。
综上述,韩愈这位古人,除了在政治,思想,教育等领域均有建树,成就之外,主要成果是在古典散文的发展上取得的成就,使古散文持续流传干百年,韩愈功不可没!
说起韩愈,我们知道他,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的他的主要成就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述说。
第一,文学方面: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他的文章气势恢宏,有理有据,发言真率,无所畏惧,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更是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可见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非比寻常。比如最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是《论佛骨表》。其中所讲的就是“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的话。
第二,教育方面: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招收学生,亲授学业,并强调求师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韩愈曾经在国子监任博士一职,后来又任国子监祭酒,在这个时候招收学生,亲授学业,并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比如在他的文章《师说》里就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
第三,思想方面:在佛、道思想盛行的时候,致力于复兴儒学。
我们知道唐朝佛、道教思想比较盛行,同时儒学却日薄西山,而这时韩愈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第四,政治方面:反对藩镇割据。
我们知道韩愈在元和八年,降为河南县令,而此时魏、郓、幽、镇四藩镇暗中蓄养士兵,并窝藏逃犯,意图不轨。韩愈知道后就要揭发他们的叛乱行为,并让百姓和他们断绝往来。在后来他随征淮西后,更是写下了《平淮西碑》,这个碑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对藩镇割据,而歌颂平叛的胜利;赞扬主战派,而批评主和派。从上可知,他在政治上主张反对藩镇割据。
第五,史学方面:修撰《顺宗实录》。
我们说韩愈在史学方面有成就,就是因为他曾经奉命修撰《顺宗实录》。所谓修撰《顺宗实录》,也就是韩愈在当时韦处厚所撰三卷基础上,加以改动,写成了五卷。他修撰的》顺宗实录是唐代唯一[_a***_]佚失的实录,虽然因为直笔书写禁中之事、触犯宦官利益而遭到修改,但是留下了有关顺宗及其有关时期情况的第一手记录。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韩愈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文学、教育、思想、政治以及史学方面,不得不说成就斐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