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第一编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七编明代文学;第八编清初至清中叶的文学;第九编近代文学——晚清至“五四”的文学。
《中国文化史》:这本书是考研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的书籍之一。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有助于考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如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文学史》——章培恒、 骆玉明,复旦大学版社1996年版。
大百科丛书---中国文学卷 所列四本文学教材可彼此参照使用,以便拾遗补缺。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得出文学演变的轨迹,方为关键。
1、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2,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3,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聚。4,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2、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3、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的观点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一种交往对话。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第一编 导论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未来主义作家宣称追求未来,主张和过去截然分开,否定以往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学传统,鼓吹在主题、风格等方面***取新形式,以符合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的时代精神。
3、名词解释 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