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共同构成了文艺学,即为文艺学的必不可少的三个分支。三者是有区别的。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共同构成了文艺学,即为文艺学的必不可少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即是文学的理论。出于朴素的认识论,恐怕就会得出这一看法。
文学史重在对文学的历史研究;文学批评重在对文学的现实研究;文学理论则重在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从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中,找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揭示文学的不同形态的特点。
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但他在强调道的重要性时,同时也看到“文”的重要性。
2、文道并重。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3、理论上,欧阳修一方面主张道胜文至,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承认“道”对文的决定作用。
4、欧阳修文学主张是诗文革新。欧阳修倡导的诗***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
5、欧阳修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1、周作人散文品格与文学批评“自由”精神的相结合 (一)散文创作的趣味、苦涩之风格到批评的审美趣味选择 周作人在1921年6月发表了题为《美文》的短论,第一次真正从本体论方面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2、试论周作人散文艺术风格 篇1 周作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之一。他一生的创作,除了三十几首新诗和二百来首旧体诗外,全部都是散文。它的散文有杂感、文艺短评、随笔等类。
3、若从单纯的艺术审美角度来审视,这些散文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现代闲适文的极至。其中,无论是从自身态度上,还是从取材上,亦或是多种写作手法上都展现了他的独有的风格,引领着当时文艺界一股清新的写作特色。
1、一,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 (一)文学四要素 古今中外,对人类的文学活动都进行过分析。在现代,最具影响的是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
2、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审美心理结构: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3、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它们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都要求把历史的、现实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史和逻辑的研究结合起来。
4、实践应用:将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分析能力。你可以选择一些你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或者参加一些文学评论比赛来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