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刘禹锡,字梦得,因为曾任太子宾客,所以世称“刘宾客”。刘禹锡是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写的诗,诗风豪气,雄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刘禹锡的诗歌风格与特点:政治诗、含蓄深沉、高扬开朗、简洁明快、恬静平和。刘禹锡性格豪爽倔强,他的诗歌风格也是清新俊朗,刚毅奔放,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刘禹锡的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鼎情趣。刘禹锡的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刘禹锡的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广阔,风格上汲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健康活泼,充满生鼎情趣。刘禹锡的讽刺诗往往以寓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因此,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他辞赋的主题,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表达的情感内容,同样也出现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因此研究其诗文与辞赋的互动关系是其辞赋研究的有利环节。 论说文 刘禹锡的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
绝句,律诗)刘禹锡的诗歌特色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1、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诗歌《山园小梅》组诗里面的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为咏梅诗中的绝唱。
2、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原诗为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3、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4、这句话的意思是: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原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1、元稹嘛,高中课本上就有了,两人并称“元白”。也有一称是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但后世对“元白”传颂较多,因为两个人不但文笔齐名,而且十分感情深厚。
2、文学观点相同,作品风格相近,在中唐诗坛影响很大。但在主题集中、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等方面,元稍逊于白。对元白的评价,历来有扬有抑。扬者始自张为,抑者始自杜牧。
3、刘禹锡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刘禹锡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4、但在主题集中、思想深刻、形象鲜明等方面,元稹稍逊于白居易。对“元白”二人的评价,历来有扬有抑。扬者始自张为,抑者始自杜牧。据《新唐书白居易传》载:自居易“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
1、“世人所难者惟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夫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2、同时,妙用数词还能够显现出浓郁的诗趣,蕴涵丰富多彩的审美价值,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诗味、诗趣三个角度对小诗进行了审美观照。二章,中间许多周折,反复吟咏,情致宛然,于此领悟,可得诗理诗趣。
3、是南宋时代著名的诗歌理论家,被推崇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4、诗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5、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6、首先,在诗趣方面,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悠闲自得。这种自得其乐的精神和闲适情趣为诗歌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5457.html
上一篇
儿童文学作品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