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关于“学术规范”的问题,关于“后学”的讨论,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等。
2、传统文学理论:包括古代文学理论和近代文学理论,如古希腊的诗学、中国的《文心雕龙》等。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符号的意义,如俄国学者巴赫金的结构主义理论。
3、主要文学论争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主要立场:新文学阵营“拥护德先生和塞先生”,推行白话文学。
4、八十年代文学的三大论争:关于西方现代派的论争 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论争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发表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5、一个明显的事实是,90年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倡文学的“独立性”,更多地转移到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雅”与“俗”、“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也被重新提出。
6、西方结构主义文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的结构主义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这样三种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这三种文化思潮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趋势的三种文化主张。
年代的文学带有启蒙和革新色彩,更强调的是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对人的压迫与残害,以及对于旧文学的革新与批判。
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三大主要文学派别是: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左翼文学思潮不但是时代的主导思想,也是世界左翼文学的一部分。
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思潮主要有以下两种:平民主义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批判封建教育,要求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使普通平民获得文化知识。
到戊戌维新时,“中体西用”论更成为阻碍社会进步思潮的逆流,因而不断遭到批判。
1、古典主义文学特征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2、②思想上崇尚理性。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对王权的妥协。
3、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这是它的缺点;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注重正常情理,要求作家正常地理解世界,并且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
4、古典主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理性至上(主要表现为以理性克制情欲); 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借古喻今;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具有局限性。
5、文艺复兴的艺术[_a***_]多主张个性解放,提倡科学文化,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多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