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女性文学理论的精神内涵

  1. 如何看待《氓》中的女主人公?
  2.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

如何看待《氓》中的女主人公

这是一个生长在温饱环境里的、用情专一,勤劳能干,追求幸福生活女子形象

婚前她被‘氓’热烈追求过,婚后她被丈夫遗弃,但还能冷静处理婚变,是一个坚强的女性

这个形象除了揭示人物性格之外,也揭示了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男女可以自由恋爱,婚嫁必须有一定的仪式和过程,那个时代男尊女卑,丈夫可以随便休妻,女子被休是名声不好的。

女性文学理论的精神内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说这是“弃妇”诗实在有失偏颇了。

虽说最后男女主人公的婚姻终结,以分开收场,但是通篇看下来,更多的是女主自己选择,并没有“贱妾茕茕守空房”的那种。极致哀怨。

尤其是最后那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口吻上就能感觉到,女主已经想得很通透,也自己做好了决定,这个决定是女主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来源于渣男丈夫单方面操纵下的被迫承受。

女性文学理论的精神内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孩子们说清楚这一点,孩子的反应应该就很不同了吧

这是一个让人感慨的故事

因为不管如何,女子的人生浪费了那些年。

女性文学理论的精神内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话说现代还有多少小姑娘在重走着氓的老路啊。

国家也是用心良苦把这篇放到课本里,只可惜不爱学习的小姑娘太多了,等到懂了悔之晚矣。

诗经·卫风·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内容是写一位女子在男子的追求下堕入爱河,迅速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女子勤于操持家务,但因年长色衰,男子移情别恋,两人婚姻出现裂痕。最后,女子毅然决然同男子决裂。这是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

女子和男子相知相识但结合,应该说,他们之间的爱是真诚的,这也包括新婚之后的一段时间。女子也感到了婚姻的甜蜜和幸福。她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想象。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子容颜渐渐衰老,男子此时移情别恋,另觅新欢。女子在家勤劳操持家务,无怨无悔。对于男子的背叛,女子内心充满了怨愤,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反思,他决定抛弃这段没有爱的婚姻,不愿再维持这有名无实的婚姻。

《氓》中的女子端庄贤淑,任劳任怨,是一位传统女性形象。他性格刚毅,头脑冷静,对婚姻和爱情有着清醒的认识,她敢于冲破传统,坚决维护婚姻的忠贞,这种决绝和勇气令人动容。事实上,我们现代人也未必能做到。

如何看待《氓》中的女主人公?我是忆平生里@忆平生里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想分为三个阶段评价《氓》的女主人公,分别是婚前、婚后和决绝三个部分。

诗中,“氓之蚩蚩”说明女主人公觉得男子憨厚老实,天真的相信了男子的为人,而没有深入探究其品德,可能是受光环效应影响,忽略了男子的缺点,或者男子刚开始也是喜欢女主人公的,只是后来言行不一。女子被氓的表象所欺骗,挣脱封建束缚,要嫁给这个农家的小伙。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一句说明男子急切的想娶女子回家,婚期被延误后竟然对女子发怒,这里隐隐写出了男子后期暴力行为的前兆。男子连像样的媒人都没有,就想把女子娶回家,也说明他并不是很重视他们之间的感情。但是女子有些愧疚,便温柔的安慰他,那就以秋天为期吧。这里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个善解人意、温柔的人。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说明女子很想念离开的男子,每天都在等待男子回来,前面的哭和后面的笑形成对比,写出了女主人公对男子的思念之深,爱之真切。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一句说明女主人公完全的陷入了和男子的恋爱中,她一心一意的爱着男子,体现了女主人公深陷感情,无法自拔。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意思是自从我嫁到你们家来,多年穷苦受尽了煎熬。说明男子家庭条件不好,让女子跟着受苦,却不懂得帮女子分担。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说明女子嫁来之后,没有过错,而男子却反复无常,变心了。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子婚后坚守负担,日夜操劳,任劳任怨。女子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妻子了,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可男子却变本加厉,丝毫不懂得珍惜。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男子愿望达到了,家业也有了,本性全部都暴露出来了。他对糟糠之妻施以凶暴,他不在珍惜这个陪他吃苦的妻子,这就是典型的忘恩负义,凶险狡诈。女子此时无依无靠,娘家人也不帮着撑腰,可怜至极,她这么多年真心的付出,到头来却什么也没得到。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

  (文/宛如清扬)题主会这么问,想必是倾向于说秦可卿与她的公公贾珍有丑闻的——其实清扬也这么觉得啊。

  宁国府有个著名的老功臣老奴才焦大,曾经骂过一句经典的,说如今的这些子孙“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谁养小叔子,咱暂且不去深究,这爬灰的荣誉,非贾珍莫属。贾珍和秦可卿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清白,两人之间的丑事,肯定也不可能只有焦大一人知道,只不过别人或聪明或胆小,只有焦大摆老资格,借着酒劲发牢骚时才敢说。秦可卿的判词摆在那里,不是为了好看的。她的死,不是生病那么简单,曾经有过的淫丧天香楼的回目也不是写着玩的。只能说曹老先生的坑太多,后来者填不完。

  秦可卿去世,全家上下都很纳闷,都有些疑心——其实已经病了好久了,还疑心什么呢?因为有蹊跷。尤氏装病,贾蓉无所谓,只有贾珍,是真正的伤心,他花大价钱给贾蓉买官,花大价钱买棺木,扬言要尽自己所有来料理这场大事,他说这儿媳死了,长房内就绝灭无人了,这话说得伤人心,要说他两人没有事,我是不相信的。

  秦可卿是儿媳妇,贾珍是公公,两人怎么就搅在一起了呢?

  我觉得吧与双方的性格和作派有关。

  首先,贾珍是个强势的无法无天的人。

  贾敬出家做道士去后,家里大小事情都归了贾珍管,贾珍还领着贾氏族长的职责。贾珍是不读书的,只一味高乐,把宁国府都翻了过来,反正也没人管他,乐得随心所欲。他在色字上面,是下过功夫的,在外面,还会稍顾忌一下别人的眼光,比如柳湘莲,他就是宵想宵想而矣,但是到了宁国府里,他就是皇帝,后来贾敬去世,居丧期间,和尤二尤三常常不堪入目就是明证。秦可卿长得漂亮——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是整个贾氏宗族都这么说的,秦可卿兼宝钗黛玉之美,了不得的大美女,贾珍动心也很正常。稍稍那么用一下强,秦可卿就被收伏了。

  其次,秦可卿是个心思细腻温柔的人。

  咱不按秦可卿可能存在的身份去推测,咱只看看书里面写出来的秦家家世来看,秦可卿在公公贾珍的面前硬气不起来。贾珍要逼她,她也没办法,寒门出身,秦家无权无势,她能怎么办?她本就不是刚烈的类型,其实烈如尤三,也只敢拿剑抹自己脖子,烈如凤姐,也不过是撒泼打女人打下人,她敢对贾琏动刀试试?温柔的秦可卿怎么破这局?吵嚷着大家都知道?这于贾珍而言,不过是桃色新闻一则,于她而言,却是催命符,不死也得死。所以,事情被传开后,她选择死,哪怕就是病死的写法中,也还是提到了“治得病治不得命”的内容。

  表面看来秦可卿过得不错,大家都喜欢,公公婆婆当自家女孩儿待,贾蓉待她从来没红过脸,她是贾母口中所说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上上下下地都想着念着她的好。可是,她的生活很不幸福。她心性高,却做了最不齿的事情,她聪明不过,却没有发挥的余地,只在死前托梦,大大地显示了一番她的政治才能,可是,有什么用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