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冯至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在他的影响下, 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1927年4月李大钊遇害,其子李葆华避居周作人家一个月之久。
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周作人散文创作达到鼎盛,既有触及现实“金刚怒目”的杂文类,也有“悠然南山”小品类。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文学”的鼻祖。
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新感觉派***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1、废名(1901-1967),湖北黄梅县人,原名冯文炳。20世纪乡土文学流派之一。很多人并不了解废名,也从未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废名师承周作人,家喻户晓的名家沈从文、汪曾祺的文风都曾受到过废名的直接影响。
2、早在一九三六年,文学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即预言了废名作品“像海岛一样永久孤绝的命运”,不过他又说,“无论如何,一般人视为隐晦的,有时正相反,却是少数人的星光”。
3、古典诗词的化用使得废名的***具有含蓄蕴藉的意境之美。 禅宗式审美超越:“梦幻”般的精神美 废名有意通过挖掘儿女翁媪间的人情美,营造出田园生活的意境美来淡化和模糊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悲伤。
1、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2、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人物如下: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废名、金克木、林庚、李金发等。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
3、年刘半农、沈尹默也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中国的现代白话文诗歌从此诞生。代表人物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等。
4、现代诗歌有浪漫派,代表人物郭沫若,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象征派,代表人物戴望舒。补充: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5、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6、三十年代现代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三十年代现代诗派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个派别主要形成于1930年代,是由一批年轻的诗人组成的。
1、世纪30年代京派***作家:沈从文、废名、芦焚、萧乾等。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作家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学的一股重要流派。他们以北京为中心,专注于创作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和批判现实主义的***。
2、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朱光潜等。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汪曾祺、李健吾、朱光潜等。
3、京派是20世纪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京派主要成员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其中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重要人物。
4、世纪30年代,曾引起“京派”与“海派”作家的争论(以沈从文与苏纹为代表)。所谓“京派”作家,主要指活跃在京津一带,以及北方其他大城市的作家。
5、京派***的代表人物是周作人、沈从文、朱光潜、废名、李健吾和朱光潜。
6、在30年代文学的总体格局中,京派由以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作为主潮左右着整个文坛,京派和上海现代派是以讲究审美情趣或[_a***_]技巧为职志的独具风***的文学支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