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教授作为大语文环境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我对其要求学生读书“目标管理"的理解是:广泛阅读,过程力求不求甚解,多读,精读等各种各样的读下去。最终让学生成为儒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达到推动中华文明往前一大步的目标。
作为一名阅读的爱好者,我对温儒敏教授这一做法是深深理解和大力支持的,因为我切身体会阅读给一个人带来的好处和意义有多大!
最简单例子,你和熟悉的朋友们在酒桌陷入沉寂时,没话题了,这时你适当抛个话题,并侃侃而谈。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崇敬的眼光,你也会成为酒桌上最受欢迎的人。每个做东的人都希望你能赏脸光临,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组织的饭局能气氛热烈,尽兴而归。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又坚决反对温儒敏的做法。
我对“过程重要”的理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精读,把每个知识点都读出来,不喜欢的段落也得硬着头皮读下去。你阅读的目的就是给我答对各种各样的题目,考试拿到高分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的负担很重,学习又不是单单语文一科。小学阶段还好,踏入初中,迎面而来的是都是主科,学生们早就被题海淹没了,去哪找那么多时间阅读温儒敏教授推荐的各种课外书?
最主要的一点,阅读的好处犹如怀孕的肚子,要大了才能看出来。等我闭关阅读百书出来,以为一统江湖,实则严重偏科,名落孙山。
一、“读书为要”,无容置疑!
2019年10月18日,温儒敏教授在第十届全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上发表讲话,就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和语文教师业务提升问题提了五点建议。五点建议亮点纷呈,我总体上对其指导精神是点赞的,对某些“高大上”,不知该如何做的指令也拍砖争鸣。
我尤其激赏第四点谈读书的:“老师要当‘读书***’,这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大量增加读书的分量。”
温儒敏教授的老师陈传才教授的老同学、广东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原韶关教育学院院长刘清涌教授读了我发表的争鸣网文后留言:
教师要大量读书!
一一温教授说“三个圈层”的书、“读书养性”;学生要“读书为要,大量增加读书的分量。”
读书为要,***都懂,无容置疑!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疑的是读书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哪个重要、怎样布置读书任务、怎样引导操练学生完成好读书任务。
一一这里,我点赞“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的科学说法!这是向经济管理学学来的。长期以来,从叶圣陶老行尊开始,语文学界用的术语概念,大多缺乏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的严格定义:什么“教是为了不教”啊,什么“揣摩”“跳读”“制胜一招”“金牌战术”啊;什么“诗歌中的情与志”“诗歌中的意和象”(粤教版),等等,几乎没有逻辑成分;诗歌中的“情志”“意象”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能割裂出来的啊。温教授到处作报告,主张“跳读”,那是不科学的形象说法而已。这次,用到“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回归到科学定义。
现在要争鸣商榷的是“目标管理”重要,还是“过程管理”重要。
站在温教授等领导角度看,当然目标重要一一那是指标、是生产力。站在教师向度看,无疑是过程重要一一无过程哪能完成指标、哪来学习的生产力?!一线语文教师都是***地“狼狼”地盯住学生一一读了没有?抄了几遍?明天上交作业!
别的不说,就说我们一线教师是如何分学段、分任务、精细化操作、形成训练体系,完成读书、抄书、检查、评价和验收的。
有人又把过程与目标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了。
任何行为都有目的,西方有句谚语,蚊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咬。
但要达到某种目的,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之间得有一个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里的,人们得动用诸多手段,方法,以冀达到某一目的。
而目的又最终会决定了人们会***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科学地,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
所以,二者缺一不可,既要时时不忘目标,又得时时关注过程,让过程中每一环节都与目标紧紧关联,根本不能判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如同农民种田,收获粮食是目的,但为达到这一目标,得有个过程,播种,耕耘,施肥,灌溉等等必不可少。你可以享受过程,但收不到粮食,整天饿着,下次还能享受吗?
当然,人们在探讨事物时,有时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论述,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也是可行的。
提问中,温教授是从读书的总体目标上说的,而语文教师仅从局部的课堂教学上说的,并无矛盾,这本质上涉及的是一个从宏观上,一个从微观上的不同角度探讨问题而已。
谢谢邀请。
我即不是语文专家,也不是一线老师。感谢邀请。关于学生读书是目标管理重要,还是过程管理重要。我个人觉得,都重要,没有目标管理,孩子们的读书偏离了目标,读书就没有意义。仅有目标管理,没有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就是一个口号。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这样争谁重要,专家与一线老师谁重要?谁也离开教育,教育也离不开专家与一线老师。他们本来就不是对立矛盾关系,这个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一样,是辩证统一关系。刚才读了个一线老师的回复,很有委屈失落心态,担心争不过教授,争不过又如何,一线工作还不是咱们在组织进行吗?
附老师的结语:说老实话: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是争不过你们领导和教授的。我们只希望你们多下来基层学校,听听一线教师的意见,考察学情。我们一线教师,是你们抛出的好理论的最终实践者。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是多爱岗敬业啊!体察我们多苦多累又多奉献啊一一据有关调查,女教师与同龄、干其他职业的女性相比,绝经期提前4年啊。
我们坚信:新时代、新教材、新观念、新课改、新中高考,会让我们有新希望、新动力、新姿态、新方法。
一线老师的辛苦敬业与担当都在文字里了。我倒是希望高层领导和专家们多下一下基层。把目标与过程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