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的想象与联想

  1. 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接受美学”是什么?它主要有哪些观点?
  2.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什么?

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接受美学”是什么?它主要哪些观点?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倡者是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他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是接受美学成为独立学派的宣言。它的主要观点是:作品教育功能和***功能要在读者阅读中实现,而实现过程即是作品获得生命力和最后完成的过程。读者在此过程中是主动的,是推动文学创作的动力;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受作品的性质制约,也受读者制约。接受美学把文学接受活动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读者作为生物的和社会的本质,无论在意识或下意识中所接受的一切信息,都会影响到他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评论专著是什么?

文心雕龙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南朝的刘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

文学理论的想象与联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刘勰 (约公元465——520),生于京口(今镇江),字彦和,生活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奉皇命和慧震在定林寺撰写订证***,后请求出家,帝允许出家,改名慧地,不久去世。

文学理论的想象与联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文学理论的想象与联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